福清市第四届“新荷杯”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展示活动(城关、直属校片专场)
浙美版三年级上册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夸张的脸》是浙美版美术课本第五册第六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单元内容主要以泥塑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泥塑造型的简单步骤并进行一定基础上的创作。本课作为泥塑单元的第二课,在学习了第一课《找果子的刺猬》后,已经初步学会捏、团、搓等造型能力,为本节课《夸张的脸》打下良好的基础。故而不再主要强调基础技法,主要着眼于“夸张”。因此如何“夸张”以及如何用“泥来夸张”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的五官表情变化,并且利用情景教学以及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五官夸张”和“表情夸张”这两种重要的夸张方式。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采用揉、捏、压、搓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泥塑造型的艺术魅力及乐趣。
2.通过观察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欣赏交流及分析,了解掌握泥塑技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黑色超轻黏土、红色卡纸、水粉笔。
(教师)黑色超轻黏土、红色卡纸、水粉笔、金色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穿越):
1.课前准备,问好。播放穿越音效和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想一想,应该是因为刚刚同学们对我说的一句咒语,你们可知道是那一句?(老师好)
3.我们穿越到了春秋时期,那是历史上第一位老师——孔子诞生的时期,引出尊师重教自古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穿越效果引起学生注意力,问题使学生集中,揭晓答案同时,也等同于整理课堂纪律,融汇道德教育,使学生尊重课堂和老师,进入学习状态。】
2、逐步递进,引出课题,明确目标
1.播放圣旨音效及画面,教师对圣旨进一步解释,进而引出“青铜面具”。
2.(出示课件:青铜面具)学生初步了解要做的青铜面具,它们大多造型奇特、夸张,表现得大多是一些半人、半神、神、神兽之类的东西。那你们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巫术、祈福)
3.据我所知,如今最受欢迎,人尽皆知的是这一个,(出示青铜纵目面具)它和其它几个面具,都出土与我国的四川广汉三星堆,给学生提示其重点夸张的部分,引导出它另一个名字——“千里眼、顺风耳”,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今天要努力的方向啦,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做一张“夸张的脸”。
出示课题:夸张的脸
【设计意图:承接导入,进一步提高学生精神状态,并初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
三、提高信心,解决五官的夸张。
1.游戏,明星连连看,精选明星的漫画图片,截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连线。
2.明确这些就是他们的五官特征,如此一来,我们发现夸张的脸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将其有代表性的五官夸大或缩小。
3.根据这个标准,我用黏土将他们捏了出来,尤其是这些五官,明确这是一节黏土课,同时在绘画和手工中建立纽带。
【设计意图:设计难度适当的游戏,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并利用游戏进行解释和总结,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四、适当放松,解决表情的夸张。
1.在这三个表情中,老师最喜欢第三张,因为第三张有表情。
2.准备游戏,变脸,参加游戏的同学为大家努力拼搏的时候,同学们也不能闲着,注意力集中,从他接下来做的这些表情中,记住其中一个,稍后,我将要大家描述。
3.同学们记住刚刚的表情了吗,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你觉得这个表情代表了什么意思,你在做这个表情的时候,哪些五官有了怎样的变化?)
3.发现,一个夸张的表情,来自于五官的相互搭配变化,同时,这样的变化还不能太小了。
4.欣赏古人的作品。
【设计意图:用游戏来解决表情的匮乏,解决第二个知识点的同时,解决重点,同时课堂气氛热烈,便于下一步演示时的集中。】
五、教师示范、解释作业要求。
1.做一幅仿铜浮雕画,这是最新式、最现代的表现形式,快捷、高效,又出效果,皇上肯定喜欢。
2.教师引导思考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主要在哪些部分下功夫,来使他夸张。
3.教师在不断提问中完善作品,每一步都由学生来表达意愿,教师帮忙实现第一步思考表情,第二步,做脸型,第三歩做五官,第四步,装饰
4.最后还有一步,上色,水粉笔蘸颜料,刮干净,废纸上蹭两下,仅用笔尖上色,要点,薄而均匀。
5.除此以外,我这里还有很多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是个怎样的表情?它的脸型有什么变化?如何用五官来表现这些表情?它的装饰部分呢?
6.好了,研究了这些,想必同学们都心中有数了,那么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我希望你们的作品能像你们每个人一样,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示范,所有问题都是开放性的,使学生参与进来,顺着学生的想法走,不符合的想法进行巧妙引导到正轨,这样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投入到最容易走神的示范这一步,同时为了解决示范过后学生会出现的大面积相同作业,将在示范后补充其它表情,并进行提问,开始动手前,重点提醒。】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并提问和进行建议。
1.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脸,主要在哪里下功夫。
【设计意图:这一步是学生常规的制作过程,主要做到引导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创意,与学生讨论问题和给予建议,并及时调整课堂,和展示优秀的学生创意。】
七、评价作品,拍照选优,总结。
1.学生自评,让作者起来,谈谈你的作品,这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互评,问同学们好在哪里呢?请同学回答
3.教师总评。
【设计意图:不断的强化和提问,确认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反馈,作为课后总结和反思的基础。】
八、课后德育。
1.利用课间播放天子的评价,肯定学生今天的努力和名族自信心。
2.今天同学们动起了脑经,其实艺术离我们很近,它需要夸张、需要欢声笑语以及与众不同的你。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同时进行德育,强化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虽然是个简单的情境,但是也希望能起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肯定的作用,毕竟艺术是一门极其需要自信心的课程。】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