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3 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3 墙》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12 19: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第7册第3课
一、学科名称:美术
二、授课班级:四年1班
三、课型:“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四、课时:1课时
五、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江美术出版社《美术》第7册第3课,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材选取了许多生活中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墙,主要安排了“生活中墙的欣赏”、“不同形状墙的塑造”、“心目中墙的设计”三个板块。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墙形状和构造,能够动手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墙,从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墙》是本册“造型·表现”模块中的第二节,在第一节雕刻的基础上提出了立体塑造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承前启后,使学生在掌握捏、塑特性的基础上,对造型具备一定的塑造能力,为接下来开展“家乡的古塔”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学情分析
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理解墙的构造,设计出一面自己心目中的墙并不容易。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泥塑课程,如找果子的刺猬、夸张的脸、威武的大将军、砖石上的雕刻等,熟悉泥巴的特性,具备一定了塑造动手能力,也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但以往的泥塑课程多以模仿为主,所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墙的构造,领悟墙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墙是本节课的重点。
七、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诣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固课程设计从嘉兴妇孺皆知的“月河”入手,引起学生的亲切之情和学习热情,而后循序渐进,像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领了解墙的基本形状和做法,最后把墙的构造与“点线面”的知识点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平面式串联,在保证美术课堂乐趣的同时实现了知识最大化。
八、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的形状、构造,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动手尝试、教师示范、探究活动等,将墙的形状与点线面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一面稳固、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九、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墙的形状、构造,能用泥塑的形式加以表现。
难点:能理解墙的构造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设计出有创意的墙。
十、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陶艺教室、泥巴。
学具准备:泥巴、报纸、湿毛巾、课本。
十一、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说出带有墙字的成语或诗词。
2、揭题,请同学们打开第三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墙,感受墙文化魅力
3、认识墙
(1)欣赏中国独具特色的墙,了解墙的功能
A、万里长城(保护)
B、马头墙

防火)
C、故宫红墙(给故宫增添气派)
、、、、、、
小结:墙具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墙可以保护一座民宅、、、、、、。保护房屋的墙分为内墙和外墙。从古至今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墙。随着社会的发展,墙的材质、形状、色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墙的发展过程(PPT)
茅草屋、土墙、木墙、石墙、砖墙、玻璃墙。
(3)墙的组成
墙脚、强身、墙顶
4、用陶土表现墙,引出泥块、泥球、泥条(点、线、面)以及它们的零库件
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零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出现不同的效果。
5、他山之石,欣赏学生作品
师:最后老师再给你们欣赏一下上节课小朋友们的作品,相信我们40
班的小朋友一定会比他们做的更出色!(PPT)
6、牛刀小试
师:好了,下面轮到我们40
班的小朋友来大显身手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或者本节课最令你难忘的墙,试着把它做出来!
7、学生评价
(1)学生自评作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感想。
(2)小组成员互评。
8、总结:墙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象征着安全、秩序、稳定。我们可以在习主席指引下的大中国的墙内享受春暖花开,也可以去墙外看看纷繁的大千世界。
教学小节: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走近、了解了墙,感受了墙不同的艺术美,课堂中带给学生的是对本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墙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之后启发、引导了学生,通过选用陶土,再运用学过的各种技法、技巧,创作一堵堵美观实用的“墙”,都具有自己想法和见解的墙面,别出心裁、各具特色。而在这堂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时课堂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交流,互动时课堂气氛活跃、有序效果显著。  
??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有许多学生在制作技巧和选材上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墙面无法竖立,所设计的屋檐无法粘贴等方面的制作问题。  
???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保留好的部分,改进不足之处,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从课堂中有所收获和收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体验到自己作品创作后的成功与喜悦!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