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1锐角三角函数(2)教学设计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
单元
28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能运用余弦、正切的定义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概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在探索结论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
掌握余弦、正切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
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定义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试问:∠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是否分别也是一个固定值呢?为什么?
学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看法、见解,随时参与讨论
.
帮助学生获取
正确认知.
讲授新课
在Rt
△ABC和Rt
△,中,∠C=∠=
90°∠A
=∠.求证:(1)=;(2)=在
Rt△ABC
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余弦: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
=正切: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tanA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归纳概念
教师可分别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取正确认知.为掌握本节知识积累感性认识.
典例精析
例1
在Rt△ABC中,∠C
=
900,BC=
6,sinA
=
,
求
cosA,tanB的值.分析与解:
由正弦函数定义及sinA
=
知,sinA
=
=
,又BC
=
6,故AB
=
10,所以AC
=
=
8,从而
cosA
=
=
=
,tanB
=
.例、
如图,在
Rt△ABC中,∠C
=
90°,BC
=
6,
,求
cosA
,
tanB
的值.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全情况确定评讲方法.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
1.Rt△ABC中,∠C=90°,如果AB=2,BC=1,那么cosB的值为(
)A、
B、
C、
D、
2.在Rt?ABC中,∠C=90°,如果cosA=那么tanB的值为(
)A、
B、
C、
D、
3.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有(
)
.
A
、b=
a?tanA
B、b=
c?sinA
C、
a=
c?cosB
D、c=
a?sinA
4.已知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如果b=5a,那么∠A的正切值为________.5.如图,旗杆高AB=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16m,则tanC=______.6.如图,A
,
B
,
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7.如图,在
Rt△ABC
中,∠ACB
=
90°,CD⊥AB,垂足为
D.
若
AD
=
6,CD
=
8.
求
tanB
的值.
学生自主完成习题,老师订正
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课堂小结
1.知识回顾.2.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回顾本节知识.
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获得结果,帮助他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28.1锐角三角函数(2)
人教版
九年级下
回顾旧知
我们是如何得到锐角正弦的概念的?
sin
A=
=
.
∠A
的对边
斜边
导入新知
在
Rt△ABC
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
的对边与斜边比随之确定.那么∠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呢?∠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呢?
探究新知
∠A邻边与斜边的比、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定值.
探究新知
任意画
Rt△ABC
和
Rt△A'B'C',使得∠C=∠C'=90°.∠A=∠A',那么与相等吗?
与呢?
探究新知
A'
B'
C'
因为∠C=∠C′=90°,∠A=∠A
′
=α,
A
B
C
所以
Rt△ABC∽Rt△A'B'C',
归纳
在
Rt△ABC
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归纳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
A
B
C
斜边c
邻边b
∠A的邻边
斜边
cos
A
=
在Rt
△ABC中,∠C=90°,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A
B
C
斜边c
∠A的邻边b
∠A的对边a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A的锐角三角函数.
想一想
1.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正切值有什么关系?
2.锐角A的正切值可以等于1吗?为什么?
可以大于1吗?
典例精析
cosA==;
解:在
Rt△ABC
中,AC=
.
sinA==
6
C
A
10
B
例
如图,在
Rt△ABC
中,∠C=90°,AB=10,BC=6,求
sinA,cosA,tanA
的值.
tanA=
方法点拨
1.当所涉及的边是已知时,直接利用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2.当所涉及的边是未知时,可考虑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得边的长度,然后根据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一般思路:
思考
若条件不变,你能求出sinB,cosB,tanB的值吗?
6
C
A
10
B
tanB==.
cosB==;
sinB=
思考
观察前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sinA==;
cosB==;
tanA==.
tanB==.
小结
若∠A
+∠
B
=
90°,
则sinA
=
cosB,tanA·tanB=1.
练一练
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A
B
C
13
12
(1)
A
B
C
3
2
(2)
练一练
解:(1)由勾股定理
小结
解:(2)由勾股定理
想一想
在Rt△ABC中,∠C=90°,如果各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A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有什么变化?
∠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没有变化.
理由: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大小无关.
典例精析
A
B
C
6
例、
如图,在
Rt△ABC中,∠C
=
90°,BC
=
6,
,求
cosA
,
tanB
的值.
又
∴cosA=
tanB=
解:∵在Rt△ABC中,sinA=
∴AB=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边长及一个锐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其他的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
练一练
A
B
C
8
解:∵在
Rt△ABC中,tanA=
∴BC=
∴AB=
∴sinA=
cosB=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C
=
8,
,求sinA,cosB
的值.
规律方法
在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sin
A,cos
A,tan
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
(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
(2)sin
A,cos
A,tan
A
是三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的正弦,余弦,正切,习惯省去“∠”这个符号;
(3)sin
A,cos
A,tan
A
都是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sin
A,
cos
A,tan
A
均大于0,无单位;
(4)sin
A,cos
A,tan
A
的值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大小无关;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课堂练习
1.Rt△ABC中,∠C=90°,如果AB=2,BC=1,那么cosB的值为(
)
A、
B、
C、
D、
2.在Rt△ABC中,∠C=90°,如果cosA=那么tanB的值为(
)
A、
B、
C、
D、
A
D
课堂练习
3.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有(
)
A
、b=
a?tanA
B、b=
c?sinA
C、
a=
c?cosB
D、c=
a?sinA
4.已知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如果b=5a,那么∠A的正切值为________.
C
课堂练习
5.如图,旗杆高AB=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16m,则tanC=______.
A
B
C
6.如图,A
,
B
,
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
1
课堂练习
7.如图,在
Rt△ABC
中,∠ACB
=
90°,CD⊥AB,垂足为
D.
若
AD
=
6,CD
=
8.
求
tanB
的值.
解:
∵
∠ACB=∠ADC
=90°,
∴∠B+
∠A=90°,
∠ACD+
∠A
=90°.
∴∠B
=
∠ACD.
∴
板书设计
余弦函数和
正切函数
余弦
正切
性质
∠A的邻边
斜边
cos
A
=
∠A的对边
tan
A
=
∠A的邻边
∠A的大小确定的情况下,cosA,tanA为定值,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题3,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