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秋天的雨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4 10:56:27

文档简介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多种方法认识生字,分类指导书写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秋天的美,并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
我是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袁圆老师,我想问问你们,说到“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是蓝蓝的天空飞行着一群群大雁,还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是果园里的水果熟了芳香四溢,还是五彩的树林倒映在明镜似的湖水里?……
看到这油画般的风景,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
也许你会说——
出示: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是啊,这就是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去感受《秋天的雨》吧。
《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是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引子,带出第2、3、4这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依次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最后又以“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一首欢乐的歌”作为结尾,总分总结构十分明显,语言文字充满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出示文本,在文中圈画)
在作者眼里,秋天的雨好比一把钥匙。钥匙很常见,也很神奇!它轻轻一转,一扇门就打开了。秋天的雨这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说说秋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的说秋雨凉凉的,有的说柔柔的,有的说秋雨香香的,有的说秋雨漂漂亮亮、神神秘秘的……大家说得都很好!
在文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用一句话写出了自己对秋雨的感受,赶快找找,再用波浪线画出来。
你找到的是不是这些句子?(点击变红)
你看,我们把这些句子串联起来就是这样的
——(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斑斓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
也是一首欢乐的歌。
……
哇!太神奇了!这不就是一首诗吗?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是…(朗读)
读着读着,小雨滴就落下来了,你看它带来了什么?——哦,一个个小雨点儿上全是本课的生字,我们来认认吧!——
(出示生字词)
生字:钥、匙、缤、枚、勾、喇、叭、厚、丰、扇、曲
多音字:扇——扇子
扇哪扇哪
曲——曲子
歌曲
弯曲
曲折
词语: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气味、香甜、香味、加紧、过冬、丰收、凉爽、衣裳、喇叭、钥匙……
指导书写:
上边田字格里出示的是本课要掌握的一类字,共有13个,要求不仅会认,还要会写会用。怎么能快速掌握它们呢?我们先来做个分类。这些字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出示字)
第一类独体字——“勾、曲、丰”
书写时要注意每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曲”字注意笔顺,先两边再中间后封口。“丰”字有三横,第二横略短,第三横最长,三横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中间一竖要写得直挺有力。
第二类为合体字。
左右结构:仙、淡,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料、飘、颜,左右差不多大小,写时做到左右等宽。
上下结构:票



盒,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又扁又紧。
半包围结构:闻先写外面的“门”,再写里面的“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加一加:门
+

猜字谜:耳朵关进门里啦!
会意记:竖起耳朵站在门口听。听什么?听新闻。
很有名就叫——闻名中外、闻名遐迩、举世闻名……
下面我们重点看看这两个字——
盒: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又宽又扁。上面的一撇一捺要舒展出笔锋,下面的“皿”字底四个竖画间距相等并稍向中间聚拢,最后一横写长些,托住它,这个盒子就稳了。
颜:左右等宽,左半部分的三个撇要写成短撇;右半部分“页”的起笔与左半部分的第一横写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后一点和左半部分的最后一撇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写出的字才漂亮,颜值高。
同学们,我们的中国字是方方正正的,是最漂亮的文字。用正确的姿势才能写出最漂亮的字。书写之前,请对照儿歌调整好自己的坐姿和写姿:(出示)
写字姿势歌
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里书本有一尺,手指离笔尖有一寸,胸离桌沿有一拳。
调整好了吗?我们再来看看握笔姿势——
握笔姿势歌
拇指食指捏着笔,中指抵在笔后头,笔身靠近虎口里,写字端正又好看。
好!下面按下暂停键,你就像照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翻开写字本认真书写吧。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背诵第二自然段。
读懂课文内容,品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生动的描写,感受语言的美妙和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
哦,看到的是这样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出示:画面)
所以,作者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出示第二段)
都有哪些颜色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段,把表颜色的词语圈出来!(出示)
你看,作者描写了秋天最有特征的事物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园,还有那多姿多彩的菊花,这黄黄的、红红的、金黄的、橙红的、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么多的颜色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绚丽多彩、万紫千红、姹紫嫣红、落英缤纷……这就是五彩缤纷,所以作者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五彩缤纷”啦,不仅指颜色多,而且色彩绚丽丰富,像油画一样美。你看——
(出示)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句话把银杏叶比作扇子,多形象啊!“一把把”写出了银杏叶数量多,无数把小扇子一起扇哪扇哪,你的眼前是不是就出现了树叶随风起舞的情景呢?这就是比喻的妙用!
再读这句——(出示)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你瞧,这小小的枫叶像邮票、似小鸟,像蝴蝶、似火苗,美得让人陶醉!你会想起哪句诗(出示)是不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置身于美景中,我们都变成小诗人了!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这句话把田野比作什么?——
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看到粮食丰收了,得多高兴啊!)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它把水果当作顽皮的小孩儿挤挤撞撞、叫叫喊喊,果园里好不热闹!)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这个省略号代表菊花的颜色还有很多很多,粉嘟嘟的、白花花、红彤彤、紫薇薇的、绿油油的、黄澄澄、金灿灿……这么多的菊花仙子都在对我们点头微笑呢。)
秋天的雨还会把哪些颜色分给谁呢?你能模仿文中的写法说一说吗?
(点击图片,播放学生录音)
田野里,高粱熟了。你怎么说?——
它把红色给了高粱,
一根根高粱像举着一个个燃烧的火把,摇啊摇啊,
摇来了丰收的喜悦。
地里,棉花白了。你又可以说——
它把白色给了棉花树,
一朵朵洁白的花瓣就像一张张笑脸,笑啊笑啊,正等着我们去摘呢。
校园里,桂花开了。你就说——
它把黄色给了桂花树,
黄黄的桂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挨挨挤挤地簇拥在一起,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儿,蜜蜂都围着它唱歌呢!
说得真好!其实,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拟人法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你看——
(学生看图说话,运用比喻、拟人,畅所欲言。)
春天,春雨绵绵,看到迎春花开,你想怎么说?
春雨把黄色送给了迎春花,一朵朵迎春花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滴滴滴哒哒哒,欢呼着“春姑娘来啦!”
夏天,烈日炎炎,瞧见满池的荷花,你有打算怎么描述它?
夏日把粉色送给了荷花,荷花仙子穿着粉嘟嘟的裙子站在绿油油的荷叶舞台上,跳啊跳啊,舞出了夏日的欢乐。
冬天,雪花飘飘,见梅花凌寒独自开,我们可以说——
冬雪把白色给了梅树,小小的梅花精灵簇拥在一起,笑啊笑啊,正在和游客合影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春天到了,桃花姐姐打了个红脸蛋就跑出来了。
秋天来了,菊花阿姨烫了个爆炸头就出来比美了!
孩子们,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形象、很有新鲜感呢?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活学活用,把看到的景物都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那你的眼睛就是最最厉害的摄像机了。
好了,刚刚细细品读了第2段,感受到了秋天的五彩缤纷。下面我们就用朗读,读出她的美吧!
(配乐朗读)
秋雨里不仅有五彩缤纷的颜料,还藏着好闻的气味儿呢。读读第3段,想想
在这段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儿?请你圈画出来。你圈出的是不是这些词?(学生录音:藏、躲、勾住)
哇,听你这么说,那香香的、甜甜的气味儿全都钻进了我的鼻孔,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原来小朋友的脚是被这好闻的果香味儿给勾住了呀!
你听!——
(出示,听号声)——
(点击)秋雨吹响了金色的小喇叭,动植物听了都在做什么?请快速浏览第4自然段,做好批注。
秋天到了,动植物在干什么?——
小松鼠
——
找松果
小青蛙
——


松柏树
——
穿厚衣
杨柳树
——
飘落叶
其他的动植物又在干什么呢?请看课后的阅读链接
——
这篇短文选自德国作家乌纳.雅各布的《太阳时钟》,请大家边读边思考:
(点击)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它相比《秋天的雨》又有什么异同呢?
你找到答案了吗?是不是这几句话?(点击划横线)
请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录音)这篇文章从田野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幼小的动物在成长、候鸟开始旅行这几个方面写了秋天,主要描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
哦,它们都写秋天,写秋天的动植物;不同又是什么呢?
(学生录音)
《秋天的雨》围绕雨写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太阳时钟》主要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的活动和迁徙的情境。
说得太好了!会读书会思考!
作业超市:(出示——解读)
1.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
选做:画画秋天的美景;
说说秋天的新发现。
同学们,《秋天的雨》我们就学到这里。愿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永远驻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