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8 13: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试题(卷)
历 史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隋唐时期建筑水平高超,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你知道由隋朝人设计主持建造的,且历时1400多年至今犹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什么吗?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
A.房玄龄 B.魏 征 C.张玄素 D.杜如晦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科举制度是逐渐完善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他提倡诗歌要更多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他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广为流传……他就是 ( )
A.李 白 B.杜 甫 C.白居易 D.王 勃
6、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右图中的珍品。专家鉴定它出自
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
A.越窑 B.哥窑
C.邢窑 D.景德镇
7、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在宋朝时获得重大发展的三项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0、《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
A.辛弃疾    B.文天祥   C.范仲淹    D.林则徐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明岳家军 ( )
A.人多势众 B. 纪律严明 C. 作战勇敢 D.装备先进
1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4、生活在明清时期的一位书生想考状元,他必须好好学习 ( )
A.唐诗、宋词 B.汉赋、元曲
C.琴棋书画 D.四书五经
15、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  )
A.李 纲   B. 于 谦   C. 戚继光     D.李自成
1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其中,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7、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18、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药巨典”的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是 (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9、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晋商与徽商   B.徽商与浙商    C.苏商与鲁商   D.鲁商与晋商
20、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 “贵国”是指 ( )
A.荷兰   B.日本   C.英国   D.葡萄牙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共8分)
五代十国、清、南宋、唐、北宋、隋、元、明
  
22、猜猜他是谁(共2分):
(1)、他西游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   )
(2)、“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他的真实写照。 (   )
23、列举题:(8分)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
1820年清朝疆域图
(1)① ② (2)③ ④
(3)⑤ ⑥ (4)⑦ ⑧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  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  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他”的姓名。(8分)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至少归纳两点。4分)
(3)上述材料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古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b ——引子《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明朝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了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的什么制度?“中书省”是什么机构?(3分)
(2)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他们由谁直接指挥?为了加强统治这个指挥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设立的?其职责是什么?(3分)
(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看右图《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外交政策?(4分)
(2)材料二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清朝统治者为此采用了什么外交政策?(4分)
(3)实行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4分)
(4)请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谈一谈这两则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C B D B B B B C A D C D B D A 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隋(1分)→唐(1分)→五代十国(1分)→北宋(1分)→南宋(1分)→元(1分)→明(1分)→清(1分。)
22、(1)玄奘(1分);(2)李白(1分)
23、(1)① 雅克萨(1分) ② 尼布楚条约(1分)
(2)③ 郑成功(1分)④ 台湾府(1分)
(3)⑤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任答一个即可)(1分) ⑥ 驻藏大臣(1分)
(4)⑦ 大小和卓(1分) ⑧ 伊犁将军(1分)
24、(1)阿保机(2分)、元昊(2分)、阿骨打(2分)、成吉思汗(或铁木真)(2分)。
(2)都是本民族著名的政治家;都建立了本民族政权;都在统治时期创制了民族文字等均可(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多答内容不计分。)。
(3)各民族不断发展或民族关系不断发展(2分)。
25、(1)元朝的行省制度(2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1分)。
(2)锦衣卫(2分);皇帝(或明太祖)(2分);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3)清朝(1分);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2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膨胀)(2分)。
26、(1)郑和下西洋(2分);对外开放(2分)。
(2)乾隆皇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分)。
闭关锁国政策(2分)。
(3)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或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4分)
(4)对外开放能促进发展与繁荣;而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