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 汉乐府两首(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必修一 汉乐府两首(共22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3 18: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8 汉乐府两首《上 邪 》
《饮马长城窟行》 《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
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相爱,长久地使爱情不断绝衰退。
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这几句想象奇特,一连列举出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陵,指“山峰”
只有高山没有了峰顶变成了平地,江水断流枯竭,冬天打雷雷声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你断绝爱情。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古题 1 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
2 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
3 喜获夫信的情况。
遗 尺素 长跪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9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谢灵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谢眺 谢灵运(385——433) 南朝 宋 谢灵运喜爱山水,经常率众四处漫游,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他是中国重要的山水诗人。
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永初三年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高飞的鸿鸟发出悠远的鸣声。 ?? 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深渊的虬龙我也不安。 ?? 要想增进德业限于智力拙劣,要想隐退躬耕体力不能胜任。 ??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1登楼所见满目春色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久病在床在衾被之间分不清季节的变化,不如揭开帷帘打开窗子暂且登楼眺望。 ??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峰。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存的寒风,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 ?? 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 2作者的怀归情绪祁祁伤幽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 ?? 索居容易使人觉得长久,离开群体使人难以安心。 ?? 保持节操岂止古人才能做到,没有烦闷在今日得到了证明。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声绘色,赋予春景以感情。这两句景情融化,自然贴切。历来为后人所赞赏,作者自己也曾激赏。名句赏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464——499)南朝 齐
《谢宣城集》 “大小谢”
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诗人评价: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将军”
杜甫:
《寄岑嘉州》:“谢朓每诗堪讽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还望,回头望。京邑,指京城建康。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 1白日丽飞甍,
參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明丽壮阔的春晴晚景图2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
谁能鬒不变?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融景入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 3小结: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 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 ?? 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