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找出多余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本第20页例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合的条件,排除多余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合的条件,排除多余条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小伙伴。你们认识他们么?(出示巧虎和小伙伴琪琪、桃乐比、小猫、琳琳,图中提供的文字信息。)
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说。(选择问题:还有几人没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创设内容丰富的动态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1、
组织学生解决图中的问题
1
师: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的问题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2
学生动手在练习纸上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反馈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生1:画
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生2:列式计算
12-9=3(人)
为什么用减法?算式代表什么意思?
2、
为什么都没用上“我走了十分钟才到”这个信息?(生:和问题没关系,用不上)师板书:多余
3、
整理要求“还有几人没来?”的问题,得知道那些信息?
(课件演示)解答正确么?你怎么知道?
4、
小结。回顾解题三步骤。(课件演示)
5、
反思。这次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生:有多余条件)
师:生活中有时我们能收集到许多数学信息,但是并不是每个信息都要用上,而是要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决定,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了问题的产生、发展及解决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方法应用,巩固练习
1、
师:这么多人到巧虎家做什么呢?(课件:生日派对)
巧虎为了布置客厅昨天就到商店里买气球了。(课件)
问题“还有几个气球?”能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么?要选择哪些条件?为什么?
你会列算式么?算式什么意思?解答正确么?15-7=8(个)
2、
巧虎妈妈来帮忙,你觉得她问了巧虎哪个问题?课件展示情境
学生观察画面中,收集信息,选择数学问题。并说明为什么。
3、
巧虎妈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点心。(课件展示)
1
生读一读。有几个问题?有几个信息?你觉得能解决么?为什么?
2
组织学生独立解答。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己解答这道题吗?
3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4
师:有些信息是多余的,有些信息又是能多次使用的信息条件如何使用主要看解决什么问题,小朋友们要灵活使用呀。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梳理知识
总结升华
谈话:说说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各自的收获,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获取的知识是鲜活的、深刻的。使学生不仅意识到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适合自己的算法,更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快乐。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有用
多余
画
算
12-9=3(人)
口答:还有3人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