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2 07: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民主先驱,光耀千秋:孙中山的“中国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与2003年版相比(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020年版的课标新增了“三民主义”的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理性思考,认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这些新变化,达到课标的新要求。
【教材分析】
伴随着课标的修订,《中外历史纲要》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高一历史教学重回通史的时序框架下,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深刻洞悉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根源,通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多种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内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三个子目概括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内容以及影响。第一子目列举了清末新政涉及的领域与内容,附有《奏定学堂章程》的插图和对皇族内阁的介绍,这是统编教科书相对于旧教科书的变化。第二子目减少了一些对基本史实的叙述,如民国纪年五色旗等。这些内容在初中有所体现,此处不再重复。第三子目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和局限性进行了阐述。教师要对统编教科书有一定的研读,在理解统编教科书的精神后,在课堂上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探索。
【教学目标】
能够指出关于辛亥革命结果多种观点的异同点,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理解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差异性,并说明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进而验证以往的说法和提出新的解释。
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为依据,分析三民主义内容,探究辛亥革命性质。
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受、继承、发扬伟大的辛亥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感性思维高于理性思维,普遍希望课堂生动有趣,所以教学中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理性思考。
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课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已经有了良好的把握,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因此,本课的教学应该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回忆、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将教学重点放在理性思考、能力提升方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核心思想,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难点: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概念解释:辛亥革命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辛亥革命。学术界对于辛亥革命有两种界定,一种是狭义上的,指的是武昌起义;另一种是广义上的,指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满清政府而经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开始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以武昌起义为高潮,结束于1912年2月清帝退位。
今天我们讲的主要是指广义上的辛亥革命,也就是从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开始讲起。
【教学过程】
导入:
1912年,也就是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年,曾有一位外国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能永远也没有人能够完整而准确地讲述1911—1912年发生的这场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这就使得任何一个人想要追踪报道从去年在武昌爆发并持续到目前为止的这场革命,
而且报道准确,范围广泛,同时还要从中得出富有政治性和国际性的见解,都是不可能的。”????
——【英】埃德温·丁格尔著.辛亥革命目击记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觉当下的中国梦!
一、呼唤共和:金瓯难固,革命在望——辛亥革命之由(偶然与必然相遇)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清廷目标:日式开明专制、士绅诉求:英式君主立宪、革命派:美式民主共和)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世纪头十年,也即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中国历史在遭受内忧外患的一再冲击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在这十年里,除外部国际形势继续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之外,国内则出现了三股政治势力,寻找并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一是清朝统治阶级……二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海外立宪派和国内由部分开明绅商群体转化而来的立宪派……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目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思考革命派,改良派(立宪派),朝廷(清政府)是如何挽救此时社会危机的。新政的内容涉及到哪些方面呢?你预计改革的效果如何?
(一)体制内的变革:
1901.9.7,积劳成疾的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了又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中国赔款总额为4.5亿两白银,列强们说“中国四亿五千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回电“应准照办”。在签字回来之后,李鸿章给朝廷上的奏折中写道:“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劫难之后,清政府决定实行改革,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了三个重要的奏折,史称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末新政就在此基础之上展开。《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1.第一阶段(1901-1906):清末新政
①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后社会危机日趋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自我拯救。
②内容:
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③影响:
并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④认识:
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腐败的政府,中国才有希望,转而支持革命。⑤
【评价】
清末新政固然是慈禧集团为强化国家机器,整顿和巩固清王朝统治搞起来的。也不可否认新政改革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多重局限。但是,清末新政改革,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应该肯定的,不能视而不见,一笔抹杀。虽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但清末新政不但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其灭亡。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周锡瑞在《改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精英阶层在新政中捞足了好处,利益大大扩张,但新政带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却要让底层社会来承担。广大民众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普遍对新政不满,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情绪,让民间的革命力量悄悄酝酿发展。
就新政改革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来说,它并没有完全失败,原因有二:一则新政的许多改革内容并没有因清朝统治被推翻而遭中断,而是在民国的历史上得以继续;二则新政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与辛亥革命的方向,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是并行不悖的。
2.第二阶段(1906-1912):预备立宪、钦定宪法与“皇族内阁”
①背景:
1904年的日俄战争,“立宪”日本击败“专制”俄国;革命运动日益高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
②过程:
1906
年9
月,宣布预备立宪。
1908
年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
年5
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③影响:
20世纪初,面对国内外压力,清政府被迫宣布“预备立宪”,其目的并非实行民主政治,而是缓解统治危机,最终实现“”。“预备立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纵观晚清历史,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容纳各方的明智与气度。所以,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清末新政促进了社会精英阶层的觉醒,新军、留学生都走向了清朝统治的对立面,预备立宪被证明是一场骗局,这些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补充: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努力
我们再来关注另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比较特殊,是清廷体制内,主张君主立宪的改革者,这个群体被称为立宪派,1906年朝廷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欢欣鼓舞。但是没想到这个立宪准备期为9年,为此,他们组织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但是清政府的回绝了他们。
立宪派三次的请愿
第一次是1909年10月至1910年1月。由江苏咨议局发起,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被清政府以“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拒绝。
第二次是1910年4月至6月。专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和“国会期成会”进行联络。并创办机关刊物《国民公报》进行宣传,被清政府以“财政困难、各地受灾、匪徒滋扰”为由拒绝。
第三次是1910年7月至11月。成立“各省咨议局联合会”,通过“速开国会”的提案。资政院成立,通过的第一个议案也是“速开国会”。清廷被迫宣布将召开国会的期限由九年缩短到五年,并立即着手组织内阁。
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官制改革从1906年开始,就讨论得很热闹,大家翘首以望。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被清政府轻而易举镇压下去,大大增强了统治者的信心。十天后的1911年5月8日,他们先后颁发几道关于组织内阁的圣旨,分别任命内阁总理大臣、两位内阁协理大臣和十位各部大臣,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十三人中,汉族4人;蒙古族1人;满族8人,而其中皇族又占了5位。舆论称之为皇族内阁。按照清朝体制,各部设满汉尚书各一员。1906年11月6日宣布实行新官制,11个部的尚书,实际是汉族4人,蒙古1人,满族6人。满汉比例为六比四。
而历时五年,组成的所谓责任内阁,满汉比例变为八比四,不进反退!对于这样的倒行逆施,民间团体和社会精英们竭力设法挽救,希望朝廷回心转意。
影响: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钦定宪法大纲》?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6.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7.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8.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钦定宪法大纲》(1908)
评价:《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确认。
【史料拓展】
以前学界一般把1901—1905年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各项变革看作“新政”,而把1906—1911年的宪政改革称“预备立宪”,似乎是两个独立的事件,较少关注两者的内在关联。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取得共识,认可清末新政是指20世纪初年清政府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是在体制内进行;第二阶段即预备立宪,是政治体制本身的变革,这是前一阶段体制内变革的必然趋势。起初,清政府也曾试图将改革限制在传统体制之内,但是,当改革的发展将突破体制的时候,清政府也就不得不进行体制本身的改革,实行预备立宪。
——近代史所《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
立宪运动虽然失败了,却从两个方面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立宪派为了实现君主立宪的理想,一再上书请愿,扩大了立宪政治的影响,又揭露了清廷在政策上的失误,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请愿失败之后转而同情革命,客观上壮大了革命力量。如果清廷切实推行宪政,或许还可以推延革命总爆发的时日。但它在最后关头倒行逆施,组织皇族内阁,压制上书言事,表明清朝统治者,无意实行真立宪,其结果既使资产阶级立宪派绝了望,又使汉族地主官员与其离了心……
——朱育和等《辛亥革命史》
过渡:纵观晚清历史,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容纳各方的明智与气度。所以,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错综复杂的各派力量在此时此刻不约而同的选择或默认革命?
(二)体制外的革命:革命派—美式民主共和
1.思想宣传:
①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改革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②内容: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905年)
【学思之窗】三民主义P109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民族主义:
主张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具有革命性;未明确提出反帝,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主张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是核心,顺应民主化的潮流,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但不是普遍民权。
民生主义:
主张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从理论上否定了地主的封建土地所有权,对铲除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没有真正解决土地问题。
③评价:
积极意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不足:
首先,它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民权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
最后,它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2.组织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民报》
【特别提醒】
团体是有共同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政党是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实现其政治主张而以执掌或参与政权为主要目标开展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团体与政党的区别:(称“会”不称“党”,受到儒家君子不党的影响,也说明当时对“政党”认识肤浅。)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海内外设立革命团体66个,绝大部分成立于20世纪初年。按地区分,华中华东32个,华南7个,华北6个,海外21个(其中19个在日本)。
3.武装斗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影响巨大。1911

5
月发生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发生提供
了契机,1911

10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随后十几个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南方的统治瓦解,1912

1
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1912.2.12清帝逊位,清王朝
260
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寿终正寝。
【史料阅读】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的武装起义都先后失败了,其中
1911

4
月的广
州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震惊中外,而我在这里不讲起义的具体内容,我让大家看一封情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
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节选自林觉民《与妻书》(1911.4)
这是一封出自革命党人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1911.4.24林觉民在广州一座临江小楼的案台前,含泪疾书,给妻子写了一封慷慨悲壮而又缠绵悱恻的诀别信,三天后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中弹被俘,不久被枪决,年仅
24
岁。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深情朗诵。
【预设】
请学生深情朗诵,真切的体会书信中的情感。
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面前,林觉民在生死之间毅然选择了慷慨就义;在儿女情长民族存亡面前,他狠心先妻子而去。今日之青年在面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面前也时常会困惑与纠结。请大家记住林觉民,记住革命党人的侠骨柔情与家国情怀。
当时,像林觉民这样的革命党人,很多都是留学生,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还出身名门望族。他们本来可以独善其身,但在家国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惊天动地的不凡人生。
革命党人很多都是二十岁上下的知识青年,有学生、教师、记者、劳工,其中不少都是原本衣食无忧、前程似锦的“富二代”。他们有着明确的志向,为国为民流血牺牲。自愿参加起义,抱着必死决心,留下绝命书。那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情怀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4.偶然因素:四川保路运动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财富,从19世纪末以来,开始对中国进行铁路投资,争夺铁路的修筑权。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
为了夺回这两条铁路的自办权,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人民,采用征集“民股”的办法,由地方政府在税收项下附加租股、米捐股、盐捐股、房捐股等,来筹集筑路的资金。经过几年的筹集,不仅四省的绅商、地主成了股东,连一些农民也握有股票。粤汉铁路已开始修筑,川汉铁路从宜昌到万县的一段也已动工,从当时情况看,这两条铁路是可以靠自力修成的。但是,帝国主义不肯让中国自己修成铁路,就利用清政府财政困难进行要挟,迫使清政府订立了铁路借款合同,宣布了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根据借款合同,英、美、法、德等帝国主义不但掌握了铁路权,而且还要以湖南、湖北两省的盐税厘金作为抵押,所以,所谓铁路“国有”,不但剥夺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主权,而且实际上是把川汉、粤汉铁路完全拍卖给帝国主义了。于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爆发了。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股金。因此招致了湖南、湖北、广东尤其是四川各阶层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铁路为全国命脉,从经济上论,则关于财政;从调运上论,则关于兵政。若铁路为外人所有,不啻举财政、兵政之权,全授之外人也,国尚能自立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右之,存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
——日本《朝日新闻》
进入1911年之后,(清政府)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然而两个最具关键性和全局意义的改革出台,终于粉碎了国内外一切善良人的幻想。清政府第一个失误是皇族内阁的出台。这使原本准备通过政治变革分享权利的立宪党人彻底失望。第二个失误是宣布铁路国有化,通过一个政策彻底剥夺了民族资本在过去很多年积累的财富和介入基础建设的权利,于是就有了保路运动。
——马勇《1911年中国大革命》
【课堂小结】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政治根源: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权威下降,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
阶级基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动员新军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三民主义)
偶然因素: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机遇(导火线)
二、走向共和:楚望鸣枪,旧邦新造——辛亥革命之路
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①爆发:
按之前的计划,武昌起义本应在10月16日发动,但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俄巡捕闻讯赶来,将革命党人的名册等起义文件起获,武昌形势顿时紧张。
1911.10.10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最不可思议的是,武昌起义发难时,策动革命的指挥者集体缺位(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人都不在武昌),起义完全是革命士兵自行发动,最后却一举告成。
②结果: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③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
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从时空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短短一个半月,在中国南方甚至北方的星星之火竟成燎原之势,清政府统治已然土崩瓦解。再去聚焦大清帝国关于王朝倾覆之际活跃的人,传统教学特别关注旧官僚、立宪派的投机性,强调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和革命潜伏的危机。但再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没有旧官僚、立宪派的参与,辛亥革命能有这样的声势和效果吗?
很多人会以后来的事实逆推参与者的主观动机,动辄给他们打上阴谋论的烙印,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历史学态度,与其猜测,不如把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一些,从令人眼花缭乱的
1911
年往前推,用广角镜头去搜索,为什么旧官僚,立宪派这些体制边缘甚至体制内的人也会参与到革命中来?瞬间爆发出来的革命能量究竟又是如何累积起来的?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政治让步
10月26日,将盛宣怀革职永不叙用;将赵尔丰交内阁议处,释放蒲殿俊等人
11月1日,解散皇族内阁(本年5月成立)。
11月3日,颁布《宪法十九信条》;在臣民权利方面做出巨大让步。
11月5日,同意“速开国会”。准革命党人改组为合法政党
12月6日,监国摄政王载沣引咎退位
12月7日,准臣民自由剪辫。
12月28日,准召集国民会议,就国体问题(实行共和或民主立宪),举行公决。
【合作探究】低烈度与大业绩——“低烈度”的革命如何缔造“大业绩”?
辛亥革命低烈度表现,一是真正交战的地区有限,实打实的仅有武汉地区和南京地区,其他不是很小规模就是呈现一边倒。二是时间跨度不长,前后125天,其中武汉之战断断续续49天,南京之战忽顿忽起才26天。三是伤亡不算大,以最惨烈的武汉之战为例,据统计武汉之战49天理,起义军战死4300人,受伤4100人,加起来伤亡不到8500人。
——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
【思维拓展】历次起义通常都是在珠江流域进行,为什么革命的第一枪打响却在长江流域的武昌?
武昌起义之后,仅一个半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武昌起义的发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事过数年后,孙中山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时,还直言不讳地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武昌首义为什么能够一举成功呢?湖北有何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口中最西边的一个就汉口,这说明这里也是资本主义入侵最早的地区,人民反抗也早,群众基础好;此外更重要的是随着长江的开放和20C初期京汉铁路的修筑和通车,各国侵略者争先在湖北城乡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建立工厂,加剧农民和手工者的破产。而张之泀以新政而负有盛名。
由于革命党人在此做了长期组织准备,尤其是在湖北新军中做革命宣传工作,说服了许多士兵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张之洞思想开明,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武昌织布和纺纱等军用和民用工业,办新式学堂培养出了大批具有新知识结构的优秀青年,其中就有后来成为革命领导人的黄兴,他编练湖北新军,其中不少都是读书人出身,武昌起义之前5000新军中有2/3是革命党。这一定是出乎张之洞的意料之外,他所做的一切意在为残喘的清政府保驾护航,却没想到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因此,张之洞被称为历史进步“不自觉的推动者”。
2.建立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之时,孙中山正在美国檀香山,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才抓紧回国。由于对革命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威望,12月29日,独立的17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从理论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唯我独尊的民族关系,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三、失意共和:功兮过兮,谁与评说——辛亥革命之痛
1.南北议和:革命之时的困境与妥协
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三个月就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冲突多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根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谈判、协商、彼此间利益让渡解决了当时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非暴力的社会调节方式,让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南北双方通过和谈实现妥协;和平转移政权,避免了更多的流血战争。
2.
清帝逊位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在袁世凯内有实力外有列强支持,革命派优柔寡断的结果之下,革命出现了南北妥协的结局。清帝接受了优厚的退位条件。体面退位。而孙中山先生被迫的让出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清帝逊位诏书》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钦此。
——摘自张謇所拟《清帝逊位诏书》
这份诏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被迫退位,而是一份双方都接受并具有约束力的建国契约,具有宪法性法律的意义,即通过这份诏书,一举证成了基于民心的人民共和国之宪法性的根基。对于中国来说,避免流血牺牲和破坏的烈度。使中国的政体转型,平稳落地,这难道不是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嘛?
阅读《清帝逊位诏书》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相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人头落地和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血洒断头台,清廷落幕的方式是否要柔和得多?一个旧政权如何体面的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思维拓展】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吗?
以往历史教科书里的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卖国贼。而近年来又有人把袁世凯变成了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大功臣,甚至把袁世凯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强人。你怎样看待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作用?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袁世凯既非辛亥革命成功的最大功臣(这个最大功臣应该是南方新军),也非对推翻清廷完全没有作用。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确切的说应该是在革命党和清廷之间走动,谁不配合实现自己的利益,袁世凯就打击谁或者向谁施压。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将其脸谱化,应该既看其主观动机,又看其客观效果。
正是各派势力在利益冲突面前选择了妥协与宽容,通过谈判、协商或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和化解矛盾与争端,民主妥协取代了太平天国时期的血雨腥风,尊重生命、珍爱和平的精神得到了彰显。孙中山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是最无私的妥协者;袁世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是最得益的妥协者;清政府主动退让、顾全大局是最痛苦的妥协者,立宪派顺应时代、理性抉择,是最智慧的妥协者。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这一承诺对当时中国政治形势产生了一正一负的效应,如何理解?
正面效应: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负面效应: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
袁氏当国,不能认为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反而为中国迎来了重大机遇。1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没有做到,几年后的俄国革命也没有做到,只有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
关于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国”的问题,从史料中可看出,随着全国的局势发展,袁世凯认为再跟南方革命党打仗,也挽救不了清王朝了。因此他密奏隆裕太后:早顺舆情,接受共和,以免事态恶化。1912.2.12,宣统皇帝下诏“辞位”,和平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帝制。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没有血流成河的改朝换代,这次成功的政治妥协可以说是袁世凯促成的,它避免了战争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历史地看,在百年前的那次历史剧变中,能够出来“收摊子”的非袁世凯莫属。这也是革命党人一再向袁世凯伸出橄榄枝,举他为总统的重要原因。当时的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只有袁世凯有资格、有能力出面收拾局面。
——《袁世凯全集》主编骆宝善
2014年01月05日
3.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宪政体制包含下述含义:第一,人民的基本权力得到保障,诸如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方面的自由;第二,政府会受到宪法的有效制约;第三,各个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制度化;第四,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一个权威政府对国家的有效控制。
根据材料,思考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和体现在哪里?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直接援用了西方的天赋人权和三权分立学说,集中体现了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政治理想。它是中华民国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使民主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被肯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一块光辉的里程碑。
提问:哪些关键词能体现对总统的制约?孙中山原来设想的国家制度与此有何不同?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对袁世凯不放心为何还要“让位于袁”?你怎样看待为了限制袁世凯修改约法的行为?
①内容:体现主要原则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人平等: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自由权利: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
【提醒】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后才能生效。
②评价:
积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弊端:针对袁世凯实行责任内阁制,有因人立法之嫌;
确立的政治体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总统制与内阁制纠缠不清,国会的权力过大,导致府院之争;宪法没有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出规定;
对国民权利采取的是法律限制主义,不利于保护国民权利。
没有明确规定国家结构形式:比如联邦制各省脱离清政府后,没有形成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造成相当的混乱;
没有产生直接代表民意的机构—众议院。
【名家论史】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取代此前制定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两相比较,《临时约法》最大的不同是将已经实施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改制的标志。但《临时约法》规范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明显意图,但这一举措犯了因人立法之忌。
《临时约法》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其显著特征在于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的权力,在利用立法权来束缚行政权的时候,却没有想到立法部门的权力也应当有所制约。这种做法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引起反对派激烈反对。
“临时约法在不同情况下抛弃总统制而采取内阁制用心是很好也是很苦的,与其谓制度上之选择,无宁认为基于人事之考虑”
四、回望共和:千年巨变,继往开来——辛亥革命之思
辛亥革命远非完美,讨论其局限和缺憾实属正常而且十分必要,但这必须以承认其功绩和地位为前提,因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无论是辛亥革命的成功经验和还是失败教训都正是这种“新的东西”,直到现在化成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历史事实证明辛亥革命并未失败。成功与失败的标志应该是革命目标实现与否,辛亥革命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应该是成功的。临时大总统之孙下袁上不应是革命失败的标志。反帝反封建作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辛亥革命十年后才正式提出的,后人不应要求前人完成后来才提出的任务。革命带来的并非只是“假共和”,民国也并不只是“招牌”。
辛亥革命低烈度表现,一是真正交战的地区有限,实打实的仅有武汉地区和南京地区,其他不是很小规模就是呈现一边倒。二是时间跨度不长,前后125天,其中武汉之战断断续续49天,南京之战忽顿忽起才26天。三是伤亡不算大,以最惨烈的武汉之战为例,据统计武汉之战49天理,起义军战死4300人,受伤4100人,加起来伤亡不到8500人。
——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
军队的天职在于保家卫国,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举动都将给国内政治带来不可意料的危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军的起义实则是开启了潘多拉之盒,军队的职能由对外改而向内,辛亥革命后带来的是一个以武人至上的社会,地方军阀之间的内耗削弱了原本就弱小的国家力量,由此也更容易引发外敌的入侵。
——金满楼:想革命的人绝不希望改革成功
1、积极:
①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②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③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④对外: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⑤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
①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总结】
从帝制到共和,这是一次旷古未有的尝试,革命先驱们为了世界之林能有中华一席之地,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
今天再次重温一百多年前那场社会巨变,我们能够深切的认识到无论是清廷的垂死挣扎无奈落幕也好,也或是革命党人林觉民的慷慨悲壮也好,还是孙中山为实现共和的不懈努力也罢,任何人、任何团体在社会巨变面前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百年前的中国面临巨变,百年后的中国仍然面临巨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让我们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反思】
一堂理想的课堂一定是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完美的细节呈现,同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说比较好的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比如围绕《清帝逊位诏书》这一典型材料,解读历史,还原历史。教学中增加了丰富的史料,力图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教师不断置疑,引导学生不断解疑,从而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
从中外联系以及国内三种主要政治力量间的互动、搏弈和消长中,感受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与艰难。
教材容量多,内容整合不易。试教过程中,从专题体例转到通史体例,老师要把握难度、广度,学生应该把握知识框架。
不足之处是在课堂时间的分配和教学节奏的把控上还是做得不够。
思考:如何认识革命派与立宪派?
沈渭滨:立宪派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通过请愿和议会斗争的合法手段,迫使清政府对资产阶级开放权力;革命派则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暴力斗争的革命手段,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前者温和,后者激烈;前者保存的封建性较多,后者较少;前者对清朝皇帝寄有严重幻想,后者不愿意保留帝制。两者间有急进与缓进的区别,无优劣之分。但不能把手段与方法之争,无限地夸大到超越两派基本利益相一致的程度,而把立宪派称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反动派。
许纪霖:革命派关心的是权力的革命,立宪派关心的是权威的革命。革命派关心的是权力由谁掌握,君主还是人民?革命派相信,只要人民掌握了权力,就能带来民主共和的新秩序。立宪派关系的不是权力在谁手,而是权力是否受到限制,是否按宪政原则,至于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是次要问题。
随着革命形势的扩展,越来越多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参加进来,加上革命党中原有的温和派力量,革命开始变得温和起来,特别是11月底汉阳失守和12月初苏浙联军攻占南京以后,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南京。江浙一带是立宪派实力雄厚的地区,温和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渐渐取得了能够左右整个革命形势的地位。此种转变使辛亥革命难以真正进行彻底,使得保守势力大量地保存下来,但同时也使革命派中一部分偏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得到矫正,减少了革命的破坏性,为保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革命派一方由于武昌起义事起仓促,虽诸省响应,但人员构成复杂,力量相对涣散。在错综复杂的革命时局中,他们既不能掌控革命形势的演变,也无力推进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由此也希望利用满汉矛盾争取南北议和,借助袁世凯的力量推倒清朝统治。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