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梳理并识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巩固识记常用的实词(疾、绝、致等)与虚词(而、于),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3.整理作文素材,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过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
)蓝而(
)青于(
)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輮(
)以(
)为轮,其曲(
)中规。虽(即使)有(
)槁暴,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
)砺(
)则利(
),君子博学(
)而日(
)参(
)省(
)乎(
)己(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
)
之所学(
)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
)
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
)君子生(
)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
)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
)。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
)也。
二、实词、句式
(一)通假字
1.輮:
2.有:
3.知:
4.生:
(二)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
今义:
2.金:
古义:
今义:
3.爪牙:
古义:
今义:
4.寄托:
古义:
今义:
5輮以为轮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4.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3)积善成德(
)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6.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7.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
(四)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
(2)善假于物也
(
)
(3)取之于蓝
(
)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3)终日而思矣
(
)
(4)而见者远
(
)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7)锲而不舍
(
)
(8)蟹六跪而二螯
(
)
3.者:
(1)假舟楫者(
)
(2)不复挺者(
)
4.焉:
(1)风雨兴焉(
)
(2)圣心备焉(
)
5.利:
(1)金就砺则利(
)
(2)非利足也(
)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4)非蛇鳝之穴
(
)
(五)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5.輮以为轮(
)
6.无以至千里(
)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补充资料:
课文语句素材集成和运用
1.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劝学》)
适用话题:“学习”“超越”“进步”
精彩运用:学习者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学习、改造自己,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适用话题:“学习与思考”“反思与进步”
精彩运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染上一些灰尘——诸如懒惰、自卑等等。而这些灰尘虽然用肉眼不能看清,却会让我们的大脑运转不灵,直接影响我们的前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时时反省,就像曾子那样每日多次反省:“为人家办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
精彩运用:“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成其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不能忽视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人生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活得真谛。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适用话题:“持之以恒”“执著”
精彩运用:执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著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适用话题:“恒心”“浮躁”“毅力”
精彩运用:蚯蚓的体内是没有骨头的,可偏偏就是这么一种无骨的动物,身上却具有比那些有骨者更多的坚强与韧性。一辈子锲而不舍地躬行,用柔弱的躯体,在漆黑的无路的地下,开辟出一条生之路来。
荀子的名篇名句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运用范例】
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自己的事业。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4、兀立是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人生。
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人事半功倍。
5、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实现的。”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借”来获得繁荣,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借”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成功需要“借”》)
《劝学》参考答案
一、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用火烤)使……弯曲)以(省略“之”)为轮,其曲(曲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这样)也。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挺直),金就(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锋利),君子博学(广泛学习)而日(名状,每天)参(检查)省(反省)乎(对)己(状语后置),则知(同“智”)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
之所学(所字节构,所+动词,所学的东西)也;吾尝跂(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见得广)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远方的人也能看见);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
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名动,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同“性”,本性)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成德,而神明(通明的思想)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了)。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停止)。锲(雕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藏身)者,用心躁(浮躁)也。
二、实词、句式
(一)通假字
1.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
2.有:通“又”。
3.知:通“智”,智慧。
4.生:通“性”天赋,资质。
(二)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子,黄金。
3.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4.寄托:
古义:藏身。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5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4.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金就砺则利(利,变锋利,形容词作动词)
6.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7.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关系)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7)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8)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作动,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4)非蛇鳝之穴
(的)
(五)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
5.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6.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2022届高三文言文复习系列学案
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