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游褒禅山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7.游褒禅山记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09 18: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數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一

三(1-2):记叙——游山经过。
(3-4):议论——游山心得。
(5):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齐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研习第一部分研习第三段1、解决下列字词
于是余有叹焉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其孰能讥之乎
2、翻译句子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对于这件事/在这件事情上古:不同寻常
今:程度副词,很、十分难道、岂,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地方平坦并且路途近,那么游览的人便多;地方险峻并且路程远,那么游览的人便少。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辅助他1、兼词:于之、于此、于彼、于何
eg: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且焉置土石
2、代词:等于“之”、哪里、怎么
eg:犹且从师而问焉
心不在焉
杀鸡焉用牛刀
3、语气词
(1)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eg:或师焉,或否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2)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eg: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词尾,“……的样子” eg:盘盘焉,囷囷焉焉问题探究1、作者由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是什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是不是有“志”就可以成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3、从这里你受到什么启发?学习的三种境界??尽心者无悔,尽力者无愧研习第四段1、夫
2、胜
3、深思慎取的道理
4、联系现实生活:eg电视广告、招牌……?游褒禅山记记叙议论山、碑洞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游洞入之愈深→ 进愈难 →见愈奇 随怠者出,所以见少记少乐少悔:不得极游之乐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仆碑——深思而慎取记叙——补叙同游者小结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以其乃华山之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良乃入,具告沛公
质于齐,兵乃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乃盖 副词,表判断,是
副词,竟然,居然
连词,于是
连词,才
代词,你,你的 名词,车盖
连词,表原因,因为
动词,超过,胜过
副词,大概/句首知识归纳——一词多义有碑仆道
何可胜道也哉
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过饰非道文名词,路,道路
动词,说,讲 名词,文字
名词,纹路
名词,文章
动词,掩饰知识归纳——一词多义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此余之所得也
古人…往往有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言得之然得 代词,如此,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连词,但,但是。 动词,得到
名词,心得,收获
动词,能够
形容词,适宜,正确 助词人称代词其“ ”字的用法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指示代词这(里),那(些)
其中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代词连词副词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调节音节,不翻译指代对象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7、其孰能讥之乎?其“ ”字的用法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代词,这,指慧空禅院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代词,它,指后洞代词,他们,指古人代词,他们,指游客代词,那些,指好游者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
9、既其出
10、视其左右
11、谬其传
12、咎其欲出者
13、吾其还也
14、其可怪也欤
代词,指自己助词,无义代词,它,指洞壁代词,它,代山的名称代词,那些,指欲出者其“ ”字的用法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1、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入之甚寒,问其深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则其见愈奇
7、则其至又加少矣知识归纳——词类活用 名→动,筑舍定居
名→动,命名
名→状,从侧面
形→名,深
形→动,走到尽头
动→名,见到的景象
动→名,到达的人知识归纳——词类活用8、火尚足以明也
9、常在于险远
10、至于幽暗昏惑
11、后世之谬其传
12、后世之谬其传
13、莫能名者 形→动,照明
形→名,危险偏远的地方
形→名,幽暗的地方
令人迷乱的地方
使动,弄错,使…错
动→名,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明白1、非常之观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不同寻常
今:程度副词,很、十分古:到达(某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知识归纳——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治学的人
今: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学问的人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而(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问起它的深度,就(连)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知识归纳——语句翻译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的人)又更加少了。 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进入,火把(也) 还足够(继续)照明。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6、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 进去洞里越深,那前进(的事)(就)越困难,可是那见到(的景象)(就)越奇特。知识归纳——语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