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2 20: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总结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教材提供了本单元《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中的相关语段,意在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细致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的细节,持续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运用多种感官留心观察才能察觉易被忽略之处。从而明确只有细致的观察、连续、调动多种感官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写的准确形象。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区分动物住所的不同名称,体会表达的准确性、丰富性,引导学生积累并在生活中运用。二是通过比较,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日记月累”呈现的是一组气象谚语。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先民智慧的结晶,积累晏语,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设计理念】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生活扩展延伸。本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发现,有效积累。
【教学目标】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句子的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教学重点】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2.搜集气象谚语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你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吗?
提示:这个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要求我们
(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2.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的观察。
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让我们一起骑上小车去“观察大公园”探寻观察与表达的奥秘吧!这趟旅程我们将去游览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站和日积月累这四个景点。下面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45
页。
二、交流与讨论
板块一:交流平台
一、品读课文语段、交流有效观察的要点。
1.学习语段一。
(1)课件出示: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自由朗读文段,说说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法布尔观察到了蟋蟀的前足、后足、后腿,并准确地描写了每个部位的动作,如:扒、搬、踏、推、铺,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准确,正是因为他细致的观察。(板书:细致观察)
2.学习语段二。
(1)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这个文段吧!
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自由朗读文段,说说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表示时间的词:不几天、后来,告诉我们作者观察了一段时间。“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变化。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很详细,只有持续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板书:连续观察)
(2)举例说说我们观察哪些事物有必要进行连续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的成长和生活习性等。
3.学习语段三。
(1)我们再看《蟋蟀的住宅》的这个片段。
课件出示: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自由朗读文段,说说这段话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蟋蟀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眼睛看到的,“安静”是作者用耳朵听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心想到的。作者用眼睛看、耳朵听,还用心想,调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蟋蟀,准确生动地描写了蟋蟀收拾平台的情景。(板书:调动多种感官)
(2)
拓展。除此之外,在前苏联儿童文学家比安基的《森林报》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他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他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得好好的。
学生自由朗读片段。
小结:以上片段都形象地写出了各动物的动作或神态,体现了动物特点,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
二、总结。
学生小结有效观察的方法,其他同学完善。
教师总结: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
(课件出示):
首先必须认真观察;
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在这段观察时间中,我们不仅可以尝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有时还可以用嘴巴尝一尝。
最后还要用心想一想。这样观察到的结果会更真实、全面,我们才能写得更准确。
希望同学们以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一、过渡语:同学们,要写好文章,除了细致的观察,还需要准确的表达。让我们我们骑着小车来到词句段运用。
二、找出动物的家,学习动物家的表达方法。
1.任务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课件出示:








jiù
xué








(1)指名朗读动物名。
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需要找到自己的家?请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
(2)指名朗读动物名。齐读。点拨读音:厩、穴、圈
(3)欣赏动物家的图片。
你见过这些动物的家吗?(出示动物的家图片)
(3)我们一起找找它们的家吧!
















点拨:人们通过留心观察,发现动物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外形和特点,所以动物们的家也不一样。一方面,反映了动物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有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如,“厩”只能与“马”搭配组成马厩,“狗”的住所只能称为“狗窝”,不能称为“狗洞”,“狗洞”指的是供狗进出的通道。因此我们一定要准确地用词表达,否则会闹笑话、产生歧义。在搭配的过程中,有些词语可以灵活些,比如鸟窝也可以叫鸟巢。
2.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家吗?
兔的住处称(窟)
蛇的住处称(洞)
蚕的住处称(匾)
蜜蜂的住处称(房)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学习了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表达,有的还不止一种叫法。这趟旅程就先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句子的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教学重点】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一、谈话启发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观察大公园”中词句段运用中的奥秘吧。我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思会更加准确。
二、深入探讨
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课件出示: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学生对比朗读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抓住加点词,体会其含义。
第一句话直接点明了结果——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而第二句中,“逐渐”意思是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让人感受到爬山虎的脚颜色的变化过程。
2.我们再读读这两个句子吧!
(课件出示):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学生对比朗读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抓住加点词,体会其含义。
第一句话直接用确切的数字,写出了隧道的深和宽,这样的表述不够精准。而第二句话加了“最多”,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
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说法更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表述的准确性。
3.朗读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个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理解了他们的意思,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两组句子吧。读“逐渐“时可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读“最多”时可加重语气,体会对蟋蟀住宅描写的精准。
4.拓展运用。
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这座桥长约12米,宽约8米。
学生交流。
点拨:“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板块三:日积月累
一、谈话启发:
人们根据常年累月的留心观察,总结了很多关于天气、季节变化的小秘密,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谚语。
最后我们来到观察大公园的最后一个景点:日积月累,学习一些谚语。
二、交流讨论,了解谚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燕儿脚下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
3.学生交流对这些谚语的理解。
这些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1)学生:“立了秋,把扇丢。”大意是: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2)学生:“二八月,乱穿衣。”大意是: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规矩,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3)学生:“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大意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点,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4)以下是其他谚语的意思,请你自己读一读吧!
“夏雨少,秋霜早。”大意是: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八月里来雁门开,燕儿脚下带霜来。”大意是: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大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比较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3.朗读谚语。
理解了这些谚语的意思,请你再来读一读吧。
4.老师说谚语的意思,学生说出是哪一句谚语。
5.试背谚语。
6.学以致用
这些谚语我们会背了,它们的意思我们也理解了,看你会运用它们吗?选择上面的谚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寒假结束后,我们迎来了新学期。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穿什么衣服的都有:有穿棉衣的,有穿秋装的,还有穿短袖的。这真是:“
二八月,乱穿衣
。”
(2)秋天到了,外面不停地在下雨,早晨起来我还想要穿裙子,妈妈说天凉了,要穿毛衣,我噘着嘴不乐意,奶奶语重心长地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7.积累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气的谚语呢?说来听一听。
8.出示各种类型的气象谚语,学生读一读。
小结:生活处处皆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先民们智慧的结晶,积累谚语,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8.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明白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得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作业
1.书写: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气象谚语。
3.查找气象谚语,并积累下来。
这趟探秘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板书:
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板书设计】
细致观察
有效观察
连续观察
调动多种感官
表述准确
气象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