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开学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开学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1 16:31:56

文档简介

物理检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
密度
B.
内能
C.
热量
D.
比热容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
?
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银
酒精
沙石
煤油



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
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
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019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无法再给地球提供能量,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的故事.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
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下图是内燃机某冲程的工作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A.
瓶塞冲出
B.
搓手取暖
C.
压缩气体
D.
钻木取火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里的冷却液温度升高
B.
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
C.
刹车时,刹车片温度升高
D.
停在烈日下的汽车,车顶被晒得温度升高
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
B.
汽油机用压燃式点火,柴油机用点燃式点火
C.
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空气
D.
小汽车、摩托车通常用汽油机做发动机;卡车、挖掘机用柴油机做发动机
下列交通工具中,没有利用热机的是
A.
蒸汽火车
B.
飞机
C.
轮船
D.
自行车
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
玻璃表面太光滑
C.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涧瀑布
C.
秋天,菊香满园
D.
冬天,雪花飘飘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
物体被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
温度为的冰块没有内能
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冰袋降温
B.
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8.0分)
小萱常用手给奶奶搓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背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脚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如图所示是我们早餐常吃的油条,将和好的面拉成长条的形状,放入沸腾的油锅中,一会就会变大、变黄,成了香喷喷的油条.油锅里的油升温比较快是因为它的比热容??????????填“大”或“小”;面被拉长却不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油条放入油锅中会变大是因为面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对外??????????的结果.
一定质量的水从升高到,吸收了的热量,这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质量是??????????水的比热容
救灾汽车正在公路上急驰,突然发现山体滑坡,司机紧急刹车.此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能,这一过程是通过??????????实现的,但能量的总量是??????????的.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冲程,该冲程将??????????能转化为??????????能.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次.
春夏季节,漫步公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______现象。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
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乙可知,________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增大,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____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托盘天平和______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液体
质量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200
25
40
煤油
200
25
40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______填序号.
A.?B.
C.?D.
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气,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则:
这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若中放出的热量有被初温为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烧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安全、清洁的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假设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的水,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多少太阳能?理论上相当于节约了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约为
第22页,共33页
第11页,共33页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做功;
热传递;
20.【答案】小;
引力;
做功
21.【答案】热传递;
0.02;
22.【答案】?内?
做功
守恒
23.【答案】压缩?
机械?
内?
10
24.【答案】?扩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5.【答案】重力势;
做功
26.【答案】(1)均匀受热(或“减缓实验速度,便于观察记录”,或“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热量相同”)?
(2)A;固液共存;分子势能;达到沸点,不能持续吸热(或“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
???????(3)石蜡
27.【答案】(1)停表;加热时间?
(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C?
(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
???????(5)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28.【答案】解:(1)10
kg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Q放=mq=10
kg×4.2×107?J/kg=4.2×108?J.
(2)水吸收的热量Q吸=40%Q放=40%×4.2×108?J=1.68×108?J,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即水的末温为100℃,?
水的质量???????.
29.【答案】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100
kg×(80℃-30℃)=2.1×107?J;
???????由Q吸=Q放=qV,可得节约煤气的体积。第22页,共22页
第11页,共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