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
课题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艾青的诗歌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
3.把握艾青诗歌的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把握艾青诗歌的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艾青的诗歌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芩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作用简介
诗歌风格
目标导学二:学习读书方法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2.品味诗歌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意象。
4.体味诗歌的情感。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教师总结作者的诗歌网络:
新中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教师利用幻灯片出示学习读书方法,逐项讲解,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根据所知,简介作者,如: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学生概括预习,交流艾青诗歌风格,如: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三:专题探究,深入体悟
专题一:探究诗歌的意象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
出示诗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4、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朗诵前要预先练习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
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我爱这土地》诗文,交流分析,如: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如: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其写景绘形绘神,饱和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自主阅读推荐: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著的著名诗集,对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诗歌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其中以杜甫诗数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理解。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学习读书方法
专题探究,深入体悟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