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导入新课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思考:
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探讨吧!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让学生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3-17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0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P13-17)
02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重要影响?(p15-16)
0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失败原因?(p17)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内因:清政府剥削加重,激化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天国梦“起”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道光年间屡次科举不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同时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担任塾师。
热衷科举,四次落榜,终为童生。
仕途断绝,仇视孔子,改拜上帝
发展会众,积极反清,建立天国。
拜上帝会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
特点:
混杂着基督教义和大同思想(平等平均)的宗教组织。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1864)
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人。与自己的两个兄长不同,是家中唯一梦想求取功名的人。7岁入学,14岁考为童生,此后17年四考不中,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后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启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2.起义的准备: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理论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组织准备——发展了杨秀清、萧朝贵等骨干分子。
3.起义爆发----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天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标志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永安建制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个体的小生产者之局限
。
他(指洪秀全)的党徒除冯云山以外,尚有烧炭的杨秀清,后封东王;耕种山地的萧朝贵,后封西王;曾捐监生与衙门胥吏为伍的韦昌辉,后封北王,及富豪石达开,后称翼王。他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痛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
--蒋廷黻《洪秀全与曾国藩:谁能承担革新中国社会的使命?》
永安建制
全州(冯云山)
长沙(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
1853年攻占南京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湖口
安庆
天京
二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
5.定都天京,颁布制度
建都时间:
建都地点:
影响:
天王府大殿
太平天国王宫—天王府
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进入南京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3
天京(南京)
制度:
内容:
评价: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二:盖天下皆是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发动、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未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6.北伐和西征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天朝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
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
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
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
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
期。
时间
发展阶段
1851
1852
1853
1856
兴起:金田起义
发展: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全盛时期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三、天京陷落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原因: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经过: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性质: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结果: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影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合作探究:
假如没有这一场天京变乱,那么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否能走向胜利?
不能。原因在于: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②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③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指挥军事。
2.重建统治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天王洪秀全
政治
为挽救危局,扭转逆势,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被迫进行战略防御。
洪仁玕
天国梦“衰”
《资政新篇》:
政治上,强调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
经济上,提倡学习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全面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
文化与社会改革,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
外交上,提倡中外自由通商和开展文化交流。
思考:《资政新篇》是否能推行下去?
风风类:女子喜缠脚……惟在在上者以为可耻之行……不禁而自弭矣。……
法法类:昭法律,别善恶,……。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开邦一千年来未易他姓,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跛盲聋哑院……兴鳏寡孤独院。
刑刑类:善待轻犯……
——洪仁玕《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未实施
合作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内容
陈玉成、李秀成,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
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军事上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P17一
4.天京陷落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重死去。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3年,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南京。
清军在西洋人的帮助下建立的炮台
天京陷落
曾国藩
李鸿章
华
尔
湘军
淮军
洋枪队
清军
清军
清军
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纲领不切合实际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材料一:
材料二:
曾国藩,奉命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洋枪队,由外国人训练的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根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材料一: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
农民起义
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瓦解了东汉统治
李自成农民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编》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新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任务
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新内容
向西方学习,提出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新特点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1851.1
1851.12
1853.3
1856
1856.9
1864.7
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重建核心
1853.3
课堂小结
西方侵略
封建压迫
自然灾害
激化阶级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背
景
进
程
意
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组织准备
兴起:金田起义(1851)
发展: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
全盛:北伐、西征
转折:天京事变(1856)
防御:重建核心,颁布《资政新编》,力挽败局。
失败:天京陷落(1864)
规模最宏大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篇章
一、选择题
1.【云南昆明中考】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2.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C.《北京条约》签订
D.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
D
C
课堂练习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D.北伐和西征
5.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西征
B.天京陷落
C.北伐
D.天京事变
B
C
D
6.“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出自太平天国的什么文献(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7.该书(下图)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它的作者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仁玕
B
D
8.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9.有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历史事件(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