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4.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并写下来。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课文叙述了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缺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一件事”到“多件事”,继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板块教学,板块层层递进,又互相勾连,串联起来解决本课所有目标。教学中借助“鱼骨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多件事”,先扶后放,逐渐让文脉显性化。针对统编教材双线结构的特点,为了使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从语文的角度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让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逐渐明晰阅读思维,深刻理解主题,通过朗读、表达、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难点: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揭题释义
识写生字
1.漫画导入:清末时期,
清朝统治力量开始衰落,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他们想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西方列强迫使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面临着将要亡国的危险。
2.揭题释义:当国家被侵略者欺凌,我们作为华夏子孙,可以做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中国。之:的。
崛起:兴起。
“之”字组词拓展,如“自然之道”“世界之窗”。我们还可以说——
3.回顾学法: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利用课文注音扫除拦路虎。请边听课文录音边标注有注音的词语,还可以标注不理解的地方。
(1)词语认读。
(2)理解重点词:修身课、肇事、光耀门楣
(3)重点指导书写“赞、效、肃、顾”。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用了三幅漫画激发学生关于本课学习的阅读期待,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漫画有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作用是用视觉艺术唤醒学生关于本课的阅读经验。接着是揭题释义,词语认读,扫清阅读障碍,在词语出示这一环节,是根据课文的三件事的顺序出示的,为学生后面提炼事情概要做铺垫。]
板块二
抓主要人物
概括事件
1.默读标记: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用笔在书上做上标记。
2.梳理概括:
(1)小结要点:通过梳理,课文的脉络一下子清晰了,我们知道课文一共讲了三件事,自己先说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要说清楚一件事,我们需要抓住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事件等要素,把事情说完整。
(2)提示方法:如果一件事出现的人物较多,我们可以只抓主要人物。如第三件事,排除次要人物——同学和围观的中国人。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通过梳理,这两件事都提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和“中华不振”,但是根据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知道这是分别说的两件事。
(3)串联事件:我们用小标题概括这三件事,“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我们把这三件事串联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关联:课文里写了三件事,要说清楚多件事的主要内容,就要理清几件事情的关系。如果按照事情发展重新排序,这三件事情应该怎么排序?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在文章中,作者先写后果,再写原因,这是为什么?可以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连起来说。
[设计意图:“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一件事”到“多件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厘清文脉,借助思维导图“鱼骨图”进行梳理,先扶后放,再小组合作。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抓住主要人物把多件事说完整。]
板块三
总结发现,巩固生字
1.课堂练习:交流自己梳理与概括事件的方法,并说说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
2.复习巩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在《写字》书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方法总结,能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次的学习作铺垫,同时也有利于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4.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难点: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板块一
回顾事件
批注发现
1.回顾事情,
指导朗读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梳理了课文讲了三件事,我们在梳理事件过程中,会发现文章有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词语重复出现了几次。(指导朗读“中华不振”)
2.聚焦表现,圈画词语
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表现周恩来对“中华不振”从不解到理解这一过程的词语。(疑惑不解——真正体会)
3.批注发现,梳理疑惑
周恩来疑惑不解什么?在课文中做批注。
4.结合从课文中所提取的信息,初步理解
“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通过关键词语厘清主要人物思想变化的过程,从“疑惑不解”到“真正体会”。采用批注的方式感受周恩来“疑惑不解”中蕴藏着的复杂情绪,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华不振”。]
板块二
聚焦事件
理解原因
1.聚焦人物,理清重点
(1)激疑引思:哪件事让周恩来深切体会到“中华不振”?
(2)自由读16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中华不振”
2.变换句式,深入品析
(1)你能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出示:谁又敢怎么样呢?
(2)为什么“谁也不敢怎么样!”我们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通过刚才的图文资料,我们深切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中华不振”是指中华民族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人民遭受欺凌,敢怒不敢言。
(3)了解了历史背景,答案更加清晰了。我读周恩来心中的疑惑,你们来回答。
3.走进人物,读中生情
此时的周恩来也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他在想什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于是,也就有了远大的胸怀与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周恩来内心深处的愤怒与痛心。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让学生琢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味,通过品析、朗读,走进周恩来内心,深切体会“中华不振”。借助历史资料理解“中华不振”,帮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进而读懂革命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事。]
板块三
对比志向
书写感怀
1.对比志向,回应开头
(1)在文中,“为什么而读书”,文中还有其他的答案,请你画出来。你发现了他们的志向与周恩来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2)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周恩来,读读他的言行。从
“默默、若有所思、清晰而坚定”,体会周恩来认真思考才立下的远大志向。
(3)聚焦“为之一振、连声赞叹”,体会并读出魏校长对周恩来的欣赏和赞叹。
2.引读末段,升华情感
(1)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后,并没有仅仅是哀叹“中华不振”,他认识到只有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中国的道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了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后来他想方设法东渡日本求学,由天津乘船出发前夕,他又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2)出示课后诗句,朗读诗句、理解诗词大意。
3.书写感怀,加深体验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你为什么而读书?想一想,课后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清楚理由。
[设计意图:在进行对比志向这一环节,通过对其他同学回答,以及周恩来、魏校长的语言、神态的品味、揣摩、提升情感认识,使情感与语言的发展和谐共振。努力引导学生从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的志向,丰厚周恩来的形象,升华情感,为书写感怀做铺垫,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感情体会进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