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2021.9.10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二: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太平天国史译丛》
一、天国之兴
1.背景
依据材料,说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一: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马克思
洪秀全的前半生:
1814年:生于广东花县。
1821年:7岁入私塾读书。
1828年:14岁应试落第。
1836年:22岁应试再落第。
1837年:23岁第三次落第。
1843年:29岁第四次落第,创拜上帝教。
——摘自《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一、天国之兴
(1)鸦片战争失败,加剧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传教。
1.背景
一、天国之兴
2.金田起义(1851.1.11)
金田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一、天国之兴
材料三: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iá)。……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
,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
思考: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清军畏敌如虎,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一、天国之兴
3.永安封王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宗教粘合的政权组织
异姓和谐的“上帝家庭”
思考: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节制诸王
一、天国之兴
二、天国之盛
材料一:太平军在行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平军赢得民心
1.定都天京
天京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思考:这一理想能实现吗?
满足了人们对土地的要求,具有革命性。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天朝田亩制度》
未实施
二、天国之盛
3.北伐和西征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目的:
结果:
二、天国之盛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三、天国之衰
兵力锐减
信仰崩塌
找一找:天京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1.天京事变
“上帝家庭
”
破裂
——由盛转衰
享乐腐化
争权夺利
天王府模型
材料一:革命者宣扬废除私有制,但其领导人自己却积聚了庞大的财富。他们提倡夫妻分营而居、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但洪秀全本人却有88个嫔妃,东王有36个,北王有14个,翼王7个。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三、天国之衰
2.重建领导核心
干王洪仁玕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三、天国之衰
2.重建领导核心
(1)政治上:《资政新篇》
未实施
材料二: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
三、天国之衰
2.重建领导核心
(1)政治上:《资政新篇》
(2)军事上: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
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未实施
空怀壮志,无力回天!
三、天国之衰
四、天国之亡
安庆陷落
曾国藩
李鸿章
四、天国之亡
华尔
——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材料一:太平天国何以最终失败呢?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一帮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太平天国的势力便由此大衰。
——孙中山
材料二: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毛泽东
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五、天国之省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五、天国之省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材料三: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地位、性质)
五、天国之省
【本课小结】
解天京之围至全盛
金田起义
发展形势
1851
永安封王
1853
定都天京颁纲领
北伐又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1856
天京事变
新纲领
新核心
1859
《资政新篇》
中外联合安庆失守
1862
1864
天京陷落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
)
A.创立“拜上帝会”
B.太平军北伐
C.金田起义
D.定都天京
2.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的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前者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定国是诏》
D.《资政新篇》
C
A
【课堂练习】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二)金田起义
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是一本在校园走红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张鸣教授用其充满个性的语言进一步揭开历史的真相。
著者:张鸣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