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2 08: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我们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生态因素的定义
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5.判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想一想,议一议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的生活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找一找,分一分
找出图中影响小麦的生长的生物因素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有:
瓢虫、蚜虫、蜘蛛、老鼠、蛇、蚯蚓
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针叶林
阔叶林
为什么高海拔往往出现针叶林,低海拔往往出现针叶林呢?
说明:温度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为什么沙漠到处是不毛之地,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说明:水对植物的分布有影响
同学们,你还知道还有什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影响吗?
我们可以对我们身边的一些小动物进行探究,看看它们会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14关于鼠妇、黄粉虫、金鱼的介绍,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特点,对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进行探究
如果我们选择鼠妇作为研究对象,该怎么来完成这一探究过程呢?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依据:经常在较暗的地方看到鼠妇)
制订计划
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以小组为单位,在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阴暗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根据制订的计划进行实施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汇报过程和结果,计算各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讨论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温度、水
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研究的因素引起的?
对照实验的定义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为了减小误差
对照实验
在探究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了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生物还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具体可以表现在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
竞争
合作
寄生
菟丝子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水华
蚯蚓松土
练习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3.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尽狐兔愁;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4.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依赖和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