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9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9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2 15: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3张PPT)
雨果
题目解说:题目交代了写信的缘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点明了写信的对象——巴特勒上尉。雨果借写信的机会,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给巴特勒等人当头一击。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匆忙逃往热河避难。而英法联军攻到位于海淀的“圆明园”,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这次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那么雨果对这件事会有什么看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叩问历史,仔细倾听从那遥远的国度里传来的正义的质问……
导入: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
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重点
1.分析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
1.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雨果(l802~1885)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8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剧本《克伦威尔》;诗集《东方吟》、《秋叶集》、《静观集》《世纪传说》等。???
???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对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洗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书信。
书信的格式
文学常识:
书信的结构
称谓
问候语
正文
祝颂语
署名、日期
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
  
亲爱的强强:
?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
亲爱的强强:
?
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述清楚,简洁清晰;
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
亲爱的强强: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4
.祝颂语
祝颂语写在正文之后,一表示正文的结束,二表示情感或礼貌。它主要有两种写法。
第一,若用“此致”“敬礼”之类,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第二,若用“祝身体健康”之类,“祝”字占一行,空两格书写,“身体健康”另起一行,顶格写。
亲爱的强强: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5
.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结尾下一行的右边(后半行)。
   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
×××
”、“儿
××
”等。
  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
   一般的信只写月、日即可,重要的信年分也应写清楚。
  
亲爱的强强: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你的好友:刘星
 2月19日
信封的格式
“信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
收信人姓名称谓;
寄信人姓名地址和邮编。
6 1 0 0 0 0
四川省成都市    街  号
王  强 同学 收
长沙市  街  号  缄
410011
写信封时应注意
双方的地址一定要写得准确、清晰。
收信人的地址、收信人的姓名、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应按顺序分别书写信封的上、中、下部位;
收信人的地址、收信人的姓名应从信封左边、信封的三分之一处写起;
双方的邮政编码要写在方格之内。
走进圆明园
知识链接: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始建于18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被世人冠以“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8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根据古籍的描述复原的圆明园鸟瞰图
人类文明的瑰宝


园的美景


园的珍宝
由十届政协委员、澳门博彩股份公司总裁何鸿燊先生捐资购买的圆明园国宝“猪首铜像”,
昨天下午2时26分由香港运抵北京,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据悉,这只猪首的收购价不超过800万港元;而早在2000年,保利集团曾斥资3000万港元,在香港拍卖会上收购了十二生肖系列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新闻一则)
兔头
鼠首
法国皮诺家族2013、6、28
09年时,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的所有者是法国的大商人皮埃尔·贝热,属于是他的个人收藏。当时他委托中国的佳士得拍卖行拿出来拍卖,轰动一时,也对当时的中法关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方强烈反对拿中国的文物来拍卖。闹得沸沸扬扬以后,中国的竞拍者出价1400万欧元(1.4亿人民币)拍了下来,但是最后他拒绝付钱,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后来被皮诺家族斥资买回。
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代龙纹罐拍出8400万元天价
2014年10月10日11:32
来源:羊城晚报
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人间的仙境——圆明园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现在的圆明园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
八国联军的炮火
轰开了万园之园
一双双数不清肮脏的手
伸向了圆明园
把秦砖汉瓦一齐搬进了船舱
而后火舌爬满了圆明园的名字
爬满了一个民族的耻辱的记忆
历史记载了这耻辱的一页!
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
4.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梳理文章结构。
惊骇
瞥见
箱箧
制裁
赃物
晨曦
给予
洗劫
野蛮
琉璃
珐琅
朱鹭
hài
piē
qiè
cái
zānɡ


Jié
mán
liú

láng

1.读准下列字音:
赃物:
箱箧:
劫掠: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制裁:
不可名状:
琉璃:
珐琅:
靠非法手段得到的钱财等物品。
箱子。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劫持,抢走。
短时间地大略看看。
害怕,恐惧。
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
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而烧制成的像彩釉的物质。
2.解释下列词语:
瞥:
惊骇: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3.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
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1层(2-3):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
第2层(4-10):
愤怒谴责了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二部分(4-10):
作者赞誉了圆明园,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
第一部分(1-3):
交代写信缘由,盛赞圆明园的神奇壮丽和辉煌灿烂。
第二部分(4-10):
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
第一部分(1):
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二部分(2-3):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
第三部分(4-10):
愤怒谴责了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4.自读课文,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出来,看看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出来,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赞美圆明园
“世界奇迹”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
概括


概括
哭泣的圆明园
尊重、同情
总评
:
“世界奇迹”
分说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充满赞美之情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讽刺劫掠者
谴责、愤怒
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
反语
反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例如: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体面”的,这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语,表现了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文学常识:
5.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赞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描述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
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雨果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充分表现了
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品格高尚。
6.你认为雨果是个怎样的人?
53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探究情怀
清醒的头脑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
54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名人名言:
在本文中,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感悟主旨
板书: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美圆明园(1-3)----尊重、同情
抗议侵略者(4-10)-----讽刺、谴责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
二.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2.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批判和讽刺,谴责了他们的强盗行径。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通过描述圆明园的美和英法两国政府对圆明园的破坏,表明了他鲜明的立场,表达了他对英法两国政府的批判和讽刺。
1.雨果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赞美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
3.第二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这样写也是欲擒故纵,而且表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术。
4.圆明园的价值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亚洲文明的剪影。
5.作者从几个方面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阐明自己的看法?
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给予高度的赞誉。
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表示极大的愤慨与
憎恶。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很明显地发现作者的态度:强烈地讽刺和谴责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而不是赞扬的态度。
5.法国作家雨果是怎样
看待英法联军的这次侵略的?
6.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
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给人以悬
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出,这样主要是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这样显得委婉而有礼貌;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等等。
8.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它代表了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2)集中了一个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艺术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他博大胸怀和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8.作者将政府与人民区分开来好不好?有什么作用?
这里作者严格把“政府”“人民”区分开来,恰到好处。强调政府不能代表人民,英法两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烧掠夺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行为。
9.最后一段话作为文章结尾句有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与开头照应
归结全文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蔑视之情。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是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彻底否定。
10.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
①“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者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它表现了自己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更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
②“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雨果从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③“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作者的夙愿能够实现吗?
“干干净净”是友好、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的,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⑤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⑥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运用动作、神态描写,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⑦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1.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仑三世公然将抢来的园明园文物在当时的王宫展出。雨果称之为“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雨果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文物是“富丽堂皇的破烂”?
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径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拿来展览就像展览毫无价值的“破烂”

问题研讨:
2.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⑴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3、雨果是批判所有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吗?为什么?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
强盗政府并不代表人民,英国和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雨果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来抗议政府所犯下的罪行。
4、雨果的这一句话盛赞了什么?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盛赞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
5.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晚清朝政腐败,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婢膝来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而今天的中华民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汶川地震面前的坚强挺立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就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强大加油祝福吧!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小结:
拓展延伸: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提示:可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济、科技落后,国力衰微等来谈“原因”;对“进步”应与清末情况作比较。)
(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章《圆明园的哭泣》,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
联系实际谈感想: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
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时哭泣的五根大罗
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凭吊圆明园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
只要我不回过头来
我以为我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
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日记
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
唤醒我的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
--写于圆明园
写一封给雨果的信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么做呢?
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1.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2.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课堂练习
希腊有

埃及有

意大利有

法国有

而东方有

巴特农神庙
金字塔
罗马斗兽场
巴黎圣母院
圆明园
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
圣母院
斗兽场
世界著名古建筑
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的卫城之上,公元前448至前432年建成,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经历了两千多年后,雅典守护神雅典娜高达12米的巨大金像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46根高达10米的那多立斯式圆柱坚守在那里,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巴特农神庙
是埃及现存的80多座金字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公元前2550年左右建造,高146.5米,底边长约有230米。用230万块3至30吨重的巨石修筑而成,在巴黎艾菲尔铁塔建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埃及胡夫金字塔
在意大利罗马,是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建于公元80—82年。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台,外墙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为券廊(用拱券支撑的廊),可容观众约5万人。今仅存残迹。
罗马斗兽场
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l163年兴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宽约48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圣坛上部当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约60米,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堂内藏有13至18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如果说艾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那么巴黎圣母院无疑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
埃及金字塔
亚历山大灯塔
巴比伦空中花园
阿尔忒弥斯神庙
宙斯神像
摩索拉斯陵墓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
清乾隆
万寿连延
【简介】
中国仿古第一人黄云鹏领衔制作,2.5亿《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成功复原
【背景介绍】
2010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又名大吉瓶),经45轮竞价,最终以2亿5266万港元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引发全球轰动!为全面复原景德镇清代乾隆官窑巅峰巨作,展现瓷都制瓷绝技,中国著名仿古大师黄云鹏亲自见证、亲身创作,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张浦生、故宫博物院古器物专家王莉英、南京博物院国家文博专家霍华、“复活国宝的大师”叶宏明、文物杂项鉴定专家蔡国声等共同参与、精品复原,全程遵袭古法技艺,从圆器胎质、外型尺寸、黄地釉彩、锦上添花工艺等方面对原作进行原汁原味真实还原,《清乾隆福寿连延大吉葫芦瓶》震撼面世!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地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样做呢?
推荐阅读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该书,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此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的人生秘諦,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寄语:
拿破仑曾经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着的雄狮,当它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的确,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尽艰难坎坷,正大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是祖国新一代的建设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决不能让历史历史剧重演。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雄狮怒吼吧!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