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2 22: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观潮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溯迎而上
B.而旗尾略不沾湿
2.《观潮》一课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的“奇”。
B.“潮来前”从江面很平静,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体会到大潮的“奇”
C.“潮来时”从大潮雷霆万钧的声势,惊心动魄的气势及形态的变化上,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D.“潮头过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3.和“仰望”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A.眺望
B.远望
C.仰视
D.瞻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金榜题名(写上,签署)
B.著书立说(写文章,写书)
C.顽固不化(愚蠢,愚笨)
D.呆若木鸡(死板,发愣)
5.下列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
月朗星稀
桃红柳绿
B.膀大腰圆
挽弓搭箭
亭亭玉立
C.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掩耳盗铃
D.视死如归
刚正不阿
大公无私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屹立__________
平静_________
反义词:沸腾__________
宽阔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若(______)若(______)
人(______)鼎(______)
风平(______)(______)
山(______)地(______)
水天(______)(______)
浩浩(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按照潮来前→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了观潮盛况。文中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之情。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山(____)地(____)
(____)天(____)地
七(____)八(____)
若(____)若(____)
风(____)浪(____)
东(____)西(____)
10.比一比,组词语。
提(________)
潮(_______)
锯(________)
盼(_________)
堤(________)
朝(_______)
据(________)
粉(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_______) 颤动——(_______)
飞奔——(_______) 犹如——(_______)
12.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3.文中的“水墙”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
),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变粗,(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
)起来。
15.按原文填空。
16.以上片段,作者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我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观察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把听到的声音的看到的景象穿插描写,请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
”画出来。
18.请用文中的词语或短语,把潮来时的样子按顺序梳理如下:
风平浪静→(__________)→白线拉长变粗→(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标“﹏﹏﹏”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0.小练笔
用“时间顺序”或“地点转换顺序”描写自己经历过的自然景象或者游玩的地方,要求书写工整,情感真实,表达自然流畅,题目自拟,字数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矗立
清静
冷却
狭小
7.隐











8.潮来时
潮头过后
比喻
赞叹
9.崩











10.提水
潮湿
锯子
盼望
堤岸
朝阳
根据
花粉
11.
渐渐
震动
飞跑
好像
1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把浪潮比作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13.
潮来时的浪
把浪潮比作水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大和高的特点。
14.钱塘江大潮真是非常壮观,作者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15.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往东望去
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水天相接
沸腾
逐渐拉长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
16.
由远到近
远处
再近些
越来越近
17.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8.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飞奔而来
19.
比喻
潮水飞奔而来的样子
山崩地裂的响声
20.例文:
游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都称杭州是人间天堂,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从小就向往那里,今天,我美梦成真了!
 
早晨,阳光洒满了整个杭州市,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向西湖出发!西湖,这个名字大家一点也不陌生.西湖有许多古人写过诗、词来赞美,天达对西湖的热爱.
 
我们随着拥护的人群来到西湖边,一幅美景映入眼帘,到处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游人们都拿着相机留影想把时间停留在这一分钟.站在岸边,一阵风掠过,撩乱了我们的头发,看,柳枝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扭动着纤细的腰枝,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上船喽!我应接不暇地看着两岸的美景,看见了这边,那边又错过了.呀!西湖水平如镜,可以映出影子,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仿佛是一块未经打磨的铜镜.“看,那边桥头,就是传说中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导游说道,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一座弯弯的小桥,旁边有几棵柳树依偎在一起,连神仙也选择在这里约会,我的眼里,仿佛浮现出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这时,天空中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中的景色更迷人,湖水撞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小鱼纷纷躲在荷叶底下,荷叶上沾满了晶莹透亮的水珠,水珠在荷叶上左摆右摆.岸边的小草在雨中傲然挺立,柳叶经过雨水的冲洗更加翡绿、动人.西湖附近还有打虎英雄武松的墓碑、雷锋塔……
 
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西湖,杭州西湖真美,怪不得有神仙的传说,诗人的佳话,我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