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
2,b|=1,则a-2b与b的夹角是
60
文科数学试卷
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1,a1+a3+a
注意事项
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題卡上填写淸楚
2.每小题选出答業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颋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干净
选涂其他答葉标号.在试题卷上作
知函数f(x)=m(2x+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开
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f(x)的一个周期为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是符合题要求的
的图象关于直
对称
L知集合A={-1
2},B=|x
则A∩B
A.:1
f(x)在0
上单调递增
D.y=sim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f(x)的图象
复数z满足(1-3i)z=1,则z的共轭复数x
9.已知F是双曲线C
1(a>0,b>0)的右焦点,A为C的左顶点,过点A且斜率为2的直线l与O
于
且BF垂直于x轴,则C的离心率为
已知a=log50.2,b=0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10.已知直三棱柱ABC-A1B
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1,该
A.
a>b>c
B
直三棱柱内部半径最大的球的表面积为S2,则
4.如图1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B.4+42
1l.已知抛物线C:y2=2pm(p>0),过点P(1,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AP=3PB,则p
D.4
素数也叫质数,指在大」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该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在不超过
的素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两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掘卒是
2.已姐
第1页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小题5分,共20分
(2)现从上表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按在校期间是否使用手机分层抽样选出6人,再从这6人屮随机抽
求这2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手机的概率
13.若,y满足x+y-3≤0,则x=的取值范闹是
参考公式
(ad-be
其中
14.已知实数a,b满足a-2b=2,则2°+的最小值为
参考数据
15.设等比数列an满足,a
记bn为{an}中在区间(0,m](m∈N)中的项的个数,则
P(K2≥h
0.100
0.010
0.001
数列{bn}的前50项和
2.706
3.841
6.635
0.828
16.已知曲线C:mx2+my
出下列四个结
则C是圆,其半
则C是椭圆,其离心率
(本小题
几>0,则C是两条与y轴平行的直线
已知椭圆C
1(4>b>0)过
1),且离心率为e
若mn<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2)过点Q(-4,0)的直线以(不经过点P)交椭圆C于点A,B,试问直线PA与直线PB的斜率之和是否为
解答题(共τ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本小题满分12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为a,b
已知
china
(1)求
本小题满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
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
a∈R,c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在x=0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1)求f(x)的单调区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
BAD=60°,侧而PAD为等边三角
(2)若F(x)=f(x
+m有两
,求m的取值范围
1)求证:AD⊥P
)若平而P1D⊥平面ABCD,点E为PB的中点,求三棱锥P-ADE的体积
请考生在第22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
赵所做题目的题
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
置答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2分
随着于机的日益普及,屮学生使用手机的人数也越米越多,使用的手机也越来越智能.某中学为了解学生
在直角坐标系x(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
轴正半轴为极
在校园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杏经统计,有的
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p=2cos
学生在校园期间使川手机,且使川于机的学生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占,另不使用于机的学生中学习成绩优
(1)求直线l的倾斜角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点P在曲线O上,求△PAB而积的最大
(1)请根据以上儐忘完成2X2列联表,并分析足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在校期间使川于机利和学习成绩
有关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
不等式选讲
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不优秀
设函数f(x
在校期间使用手机
(1)求不等式f(x)<4的解集
2)若不等式f(x)≥2a2-a对任意的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在校期间不使用手机
合计
文科数学·第3页(共4
文科数学·第4页(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