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传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
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10班学生。共有40人。学生对篮球的喜欢程度可用“酷爱”来形容,但他们真正打篮球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篮球水平并不高,各项篮球基本功不够扎实,动作千奇百怪,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作为篮球中一项最基本、最广泛的投篮方式,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本课将采用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学习,8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15%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持球部位要准确
难点:全身动作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游戏竞赛,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游戏竞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兴趣、热身导入;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身心恢复三个阶段。
(一)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比赛:尝试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通过接力比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探究投篮方法,提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能力。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①小组自由组合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为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
②教师示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③小组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④欣赏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挂图并分发各小组卡片(图片及动作要领)(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⑤分层次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近距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罚球线外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3)不同方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层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我评价,进行不同层次练习,激发练习兴趣。
⑥自我展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小组推荐动作娴熟同学表演)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
(三)身心恢复
1、放松练习(跟随轻音乐做放松操)
2、小组评价
3、教师做课后小结
4、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
5、回收器材
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教师做相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评价。
八、课后反思
1.在分组练习时分组要合理。在投篮游戏的时候,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女生都集中在第一组,这样导致了第二组的女生做练习时没有积极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兴趣打了折扣。以后应采用调队的形式或随机选组员的形式分组,提高后进生的积极性。
2.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上课时出现个别同学积极性不高。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样,身体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差异。男生平时接触球较多,在投篮练习中就显的比较轻松,很容易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后在备课中,应该做更多的考虑。
3.加强自身的体育基本素质。教学中感觉自己语言组织,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提高。平时还应该多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体育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篮球是自己的专项。在加强专项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其他体育教学项目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作为青年教师,我也深感自己的教学功力还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锻的修炼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