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控制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年级都接触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了解撑握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传球:伸臂、翻腕、拨指;接球:伸臂迎球,接球后引
难点:全身用力协调连贯,食、中拨球。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年级:高一年级
学生:
20
人
时间:
授课老师:
教
学
内
容
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抱迎面传球接力赛
重点
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伸臂、翻腕、拨指;接球:伸臂迎球,接球后引
难点
双手胸前传接球:全身用力协调连贯,食、中拨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了解撑握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及内容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
强度
聚
心
一、课堂常规内容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提出本课目标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明确本课目标
1、整队
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要求:简洁明了
1、整队
2、师生问好3、听教师讲解
要求:快、静齐,集中注意力
组织:如图
▲▲▲▲▲▲
▲▲▲▲▲▲
◎◎◎◎◎◎
◎◎◎◎◎◎
★
3
小
暖
身
二、准备活动
1、绕篮球场慢跑、
2、扩胸运动
3、腹背运动
4、
振臂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手腕踝关节运动
热身充分
为后面的
激烈运动
做准备
教师带领学生绕篮球场进行蛇形、螺旋形等跑。
领做、口令指挥
在教师带领下绕篮球场慢跑
全班学生跟随老师口令集体练习
要求:认真、动作幅度从小到大
组织: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中
学
习
新
知
三、技能教学
(一)新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动作要领:
1)、接球:伸臂、迎球、引接
重?点:迎球
引球
2)、传球:蹬地、伸臂、翻腕、拨球
重?点:伸臂、拨球
学练
1)徒手模仿
2)两人对练
(二)传球迎面接力比赛
逐步学习由易到难的传球方法
通过优秀学生示范带动同学们竞争的意识
1、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自己总结,模仿动作
2、教师解疑示范讲解
3、徒手模仿练习传、接技术
4、两人持球尝试练习
5、纠正、巡回指导
6、优生展示
7、再次练习
1、分成4队,做迎面接力
1、观察图片,小组分析动作,并模仿
2、听清讲解,观察教师示范
3、徒手模仿
4、两人面对面模仿动作,互相纠正
5、两人持球练习
6、结合教师指导进行练习
7、观察同伴示范
8、再次练习
全神贯注,充分运动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组织: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严肃
认真
体会每一个动作
18
9
中
到
大
中
愉
悦
身
心
四.整理放松、小结
采取语言提示调整呼吸使身心逐渐放松
2、手腕、手指放松
3、回收器材
4、布置课外作业
5、下课
放松身心
师生互评
1、教师领做
2、总结本课
3、布置课后作业:课余时间练习传球
4、收回器材
1、学生积极参与,完全放松身心。
2学生自评
3、收回器材
组织:如图
▲▲▲▲▲▲
▲▲▲▲▲▲
◎◎◎◎◎◎
◎◎◎◎◎◎
★
3
小
器
材
篮球数20个.篮球场
预计心率:115~125次/分
运动密度35~45%
课后反思和小结
本节课,多数能完成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有同学没有掌握好。难点课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