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上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从“海水”、“海底生物”和“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并能模仿“海岛上的鸟”这一段的行文方式,描述图中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和中国地图,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2.揭示课题,引导提问: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中心词是西沙群岛,从课题中知道西沙群岛是一个富饶的地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富饶”意思。)
3.借助图片理解“群岛”,理解课题,齐读课题。板贴: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确、流利、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和富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海水”、“海底生物”和“海岛上的鸟”三方面)
(2)课文中提到的风景和物产有哪些?
(边读边批注,提到“海参”时,随文教学多音字“参”。)
三、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怎样的印象?(美)
(出示海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时,相机出示句子,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圈画多种颜色,感受海水的美,并随文理解“交错”的意思。
(2)通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感受海水的美。
(3)随文教学“浅”和“错”的书写。
3.齐读第2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
四、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海底生物的特别
1.学生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海底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件出示海底动物图画,感受它们的可爱。)
2.(借助视频,体会珊瑚的美丽。)引导学生抓住“各种各样”和两个“有的像”进一步感受珊瑚的可爱。
3.(借助丰富的图片,感受鱼的美丽和奇特)引导学生抓住“布满彩色条纹”、“一簇红缨”加深感受鱼的美丽;抓住“插着好些扇子”、“长满了刺”等短语感受鱼的奇特;通过理解四个“有的”,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学习第5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丰富的鸟类
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树多、鸟蛋多、鸟粪多)
2.默读泡泡语,再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相机引导理解中心句的作用)
3.你从哪里体会到鸟多?(“茂密”、“各地”、“遍地”、“厚厚的”等词语)
六、看图写话,模仿表达
1.出示课后图片,选择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说说图画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写一段话。
(1)明确可以写什么,尝试模仿第5自然段的形式“围绕一个中心句写”。
(2)可学习第4自然段中“……好像……”,“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丰富表达。)
2.交流分享,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