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作品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历史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
( )
A.元谋人生活的时间
B.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
C.聚落时期生产状况
D.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2.考古学家推断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能够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
)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3.(聊城中考)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
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
4.某同学在参观山顶洞人遗址博物馆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了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骨,经测定其脑容量为1
000—1
50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平均为1
400毫升),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
②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的技术
④山顶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右图是小刚同学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这件文物证明了(
)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畜
D.人们开始用兽骨制作工具
6.(海南中考)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石铲
B.骨耜
C.骨针、骨锥、纺轮
D.渔叉、渔钩、渔网
7.★(黔东南州中考)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
A.北京人狩猎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山顶洞人捕鱼
D.半坡人制作衣服
8.探究历史遗迹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下面几幅图片,我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原始人类的信息有
(
)
①原始人类已经定居生活 ②原始人类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
③原始人类使用的主要工具为石器
④这些遗迹主要反映了原始农耕生活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黔南州中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
( )
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0.(重庆中考)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主持治水有功
11.(福建中考)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
12.《周易》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主要讲述了(
C
)
A.黄帝打败蚩尤的故事
B.传说中的农业发展情况
C.炎帝开辟集市的情况
D.传说中的阪泉之战
13.(郴州中考)五岭广场的神农雕像是郴州人民为纪念传说中炎帝的丰功伟绩而竖立的。下列属于炎帝功绩的是( )
A.发明算盘
B.教民冶铁
C.教民耕种
D.创造文字
14.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物。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部落联盟继承者必须是贤德之人
B.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
C.部落联盟会议决定首领的继承人
D.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度
15.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分布着众多的古人类遗址,早期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书写了中国史前史上最古老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10分)
【品图片】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发现于图一中的____(填写字母)遗址,地处长江流域。(2分)
(2)图二、图三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2分)
【细推断】
材料: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于12月2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
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3)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材料中的内容,模仿下列史实和推论,分别完成材料中的相关史实和推论。(4分)
【说理由】
(4)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阐明入选理由。(2分)
17.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10分)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图一、二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2分)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2分)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1分)
【食物话变迁】
(2)请分别写出种植图三、图四作物的原始居民。(2分)
(3)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1分)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4)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2分)
18.五千年前,当文明的曙光与滔滔的黄河溶在一起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也开始流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人文初祖】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1分)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1分)哪两个人物为它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1分)这两个人物因此被后人尊崇为什么?(1分)
(2)材料二展示的是黄帝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应怎样看待黄帝的发明创造?(1分)
【杰出首领】
材料三:
见下图
(3)上图中所纪念的联盟首领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1分)有一种推举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是什么?(1分)第一个实践这种制度的人是谁?(1分)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是谁平息水患让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1分)
(4)上述图片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看待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关系?(1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A
A
D
C
C
C
B
C
D
A
A
C
C
B
A
16(1)A
(2)作用: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2分)
(3)示例:史实:七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晰。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
史实: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2分)推论:说明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使用打制的石器;主要生存方式是狩猎,已经学会使用火。(2分)
(4)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分)
17(1)图一是北京人的生产工具;(1分)制作方法:打制。(1分)图二是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1分)制作方法:磨制。(1分)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
(2)图三:河姆渡居民。(1分)图四:半坡居民。(1分)
(3)说明我国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1分)
(4)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学会了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18(1)特点:由多民族融合而成。(1分)主干:华夏族。(1分)人物:炎帝和黄帝。(1分)“人文初祖”。(1分)
(2)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1分)
(3)黄河流域。(1分)禅让制。(1分)尧。(1分)禹(或大禹)。(1分)
(4)历史事实是真实可靠的,而神话传说难免有夸张虚构的成分,但不少神话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