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孔乙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2 16: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孔乙己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咸亨(hēng)???
羼水(chàn)???
颓唐(tǘi)???B.?阔绰(chuò)???
舀出(yǎo)??
??跌断(dié)
C.?蘸酒(zàn)???
?门槛(kǎn)??
??荐头(jiàn)????D.?蒲包(pú)??
???笔砚(yàn)??
??哄笑(hōng)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14日,在俄罗斯世界杯的揭幕战上,沙特队出师不利

负于对手。
B.?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C.?桂林各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D.?安朗看到电视上的特技表演,很是羡慕,却只能望洋兴叹。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是(???

A.?健忘???
教诲???
测隐???
恪尽职守???????????????????????????B.?清澈???
鞭挞???
辍泣???
因地治宜
C.?接济???
烦燥???
凌驾???
一视同人???????????????????????????D.?推崇???
收敛???
诀别???
眼花缭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
B.?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C.?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5.下面关于小说的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C.?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
D.?小说是通过描写社会环境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
6.鲁迅作品中经常有“我”出现,下面哪部作品中的“我”不是鲁迅本人?(???

A.?《孔乙己》中的“我”???????????????????????????????????????B.?《风筝》中的“我”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D.?《鲁迅自传》中的“我”
二、填空题
7.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革命的旗手,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母亲姓鲁,“鲁迅”取“愚鲁而迅达”之意。鲁迅在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等;散文集《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8..《孔乙己》以一位在???1???下落败的???2???的名字为标题。“孔乙己”是小说主人公的绰号,题目怪怪的,鲁迅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人物的名字,正是对人物???3???性格的嘲弄,也是对???4???的蔑视和讽刺。题目预示故事内容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也给作品定下了讽刺性的基调,具有鲜明的???5???色彩。
9.在横线上填上准确的词语。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________出九文大钱。(掏出
付出

拿出)
②只有穿长衫的,才________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踱?


跨)
③孔乙己着了慌,伸出五指将碟子________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盖


压)
④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________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能
可要
配)
⑤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________的样子(惋惜
可惜
无奈
沮丧)
10.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A.表示思维的跃进。B.表因人抢白话未说完。C.表心情矛盾。D.表思索在进行。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只填字母。
①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________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________
③“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________
④“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________
三、综合题
11.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2)“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________;________,尝尽人生酸辛
(3)学习了《孔乙己》之后,王强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互换位置。
四、现代文阅读
12.阅读《故乡》和《孔乙己》选段,完成题目。
【甲】
???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
“阿!闰土哥,——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乙】
???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一九一九年三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选段的内容。
(2)选段【甲】中的“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3)选段【乙】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该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结合选段,回答问题。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②“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
(5)选段【甲】中闰土和选段【乙】中孔乙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外貌、语言、动作上。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他们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云楼主
冯骥才
???
青云楼主,海河边一小文人的号。此君脸窄身薄,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晾着的一张豆皮。但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可行家们说他——手糙了点儿。因故,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的墙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文人落到这步,那股子“怀才不遇”的滋味,是苦是酸,还是又苦又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于是,青云楼这斋号就叫他想出来了。他自号青云楼主,还写了一副对子挂在迎面墙壁上:“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他常常自言自语念这对子。每每念罢,闭目摇肩,真如隐士。再说他隔墙就是四季春大酒楼,整天鱼味肉味葱味酱味换着样儿往窗户里边飘。关上窗户?那管屁用,窗玻璃拦得住鱼鲜肉香,却拦不住灯红酒绿。一位邻居对他说:“你这青云楼干脆也改成饭馆算了。这青云楼三字听着还挺好听,一叫准响!”
???
这话当时差点叫他死过去。
???
乾旋地转,运气有变。一天,有个好事的小子陈八,带来一位美国人拜访他。陈八说这老美喜欢中国的老东西,尤其是字画。青云楼主头一回与洋人会面,脑子发乱,手脚也忙,踩凳子挂画时,差点来个“人仰马翻”。那老美并没注意到他,只管去瞧墙上的画,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然后,嘬起嘴啧啧赞赏一番。最后老美用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对青云楼主说:“我、太、高、兴、了、谢、谢——我、太、高、兴、了、谢、谢——”他大概只学了这几个字,反反复复地说,一直告辞而去。
???
青云楼主高兴得要疯。他这辈子,头次叫人这么崇拜。两个月后,他收到一封洋文写的信。他拿到《大公报》的报馆去找懂洋文的朱先生。朱先生一看就笑了,对他说:“你用吗法子,把人家老美都折腾出神经病来了?他说他回目后天天眼睛里都是你写的字,晚上做梦也是你的字,还说他感到中国的艺术家绝对都是天才!”
???
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一夜没睡

天亮时,忽来灵感,挥笔给那老美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裱成横批,送到邮局寄去。邮件里还附一张信纸,要求人家把字挂在墙上后,无论如何站在这字前面,照张照片寄来。他想,他要拿这照片给人看。给亲友看,给街坊邻居看,给那些小看他的人看,再给买卖家那几个大老板看,给报馆的编辑们看,最后在报上刊登出来。都看吧!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
???
他在青云楼中坐等三个月,直等到有点疑惑甚至有点泄气时,一封外皮上写着洋文的信终于寄来了。他忙撕开,抻出一封信,全是洋文,他不懂,里边并没照片。再看信封,照片竟卡在里边,他捏住照片抻出来一瞧,有点别扭,不大对劲,他再细瞧,竟傻了。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照了相,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
(选自《俗世奇人》)
(1)仔细阅读选文,梳理文章内容。
事件发展
青云楼生意惨淡
字画受到洋人赏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情感变化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炫耀自己
傻了
(2)作者为什么说“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
(3)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小说倒数第2段写“他要拿这照片给人看”,随后不厌其烦地连写五个“给……看”,这是为什么?
(5)青云楼主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概括。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C
3.
D
4.
B
5.
D
6.A
二、填空题
7.
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旧事重提;野草
8.
科举制度;知识分子;迂腐可笑;封建教育;反封建
9.
排;踱;罩;配;惋惜
10.
B;C;A;D
三、综合题
11.
(1)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鲁迅散文的特点
【研究依据】《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发现】鲁迅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他的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如《藤野先生》中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又写了自己留学的感慨,还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但都被怀念线和爱国线紧紧地聚在一起;《阿长与〈山海经〉》虽零零碎碎写了自己对阿长的诸多讨厌,但又写了她为自己买《山海经》,一条怀念与敬仰线将诸多素材一线串珠,体现了鲁迅先生散文形散神聚、有的放矢的特点。
(2)充满世态炎凉;大社会小人物
(3)删去“和强烈的呐喊”;长长的;一串
四、现代文阅读
12.
(1)【甲】又见闰土;【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2)文中的“厚障壁”指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这样的比喻写出了“我”失望、痛苦的心情。
(3)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作用: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营造悲凉的氛围,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
(4)①不矛盾。“欢喜”是因为闰土见到童年时的好友,这是高兴的事。“凄凉”是因为二十多年的贫苦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②不矛盾。因为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无人关心,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死活,只能估计说“大约”;他已失去最起码的生存能力,在那个世态炎凉、自私冷漠的社会里,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又说“的确”。
(5)封建主义势力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导致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困苦,加上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束缚,让闰土由“小英雄”变成“木偶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变化)的原因既有自己的不争气,也有社会的冷漠、人们同情心的普遍缺失,还有让他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
13.
(1)赠“老美”字画,索要照片;看到“老美”的照片;又苦又酸;高兴得要疯
(2)说他“在行里”,是因为青云楼主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说他“在行外”是因为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的墙上不挂他的画。
(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云楼主受到洋人赏识后激动兴奋,难以抑制的心理感受。
(4)①极力刻画了青云楼主长期积压的怨愤得以宣泄时的张狂得意,展现了青云楼主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②与他最后的幻想落空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讽刺效果。
(5)青云楼主是一个才艺平庸、造诣浅薄却自命清高、喜好沽名钓誉、骨子里不无媚外因子的小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