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贵定四中
周珠红
贵定四中
周珠红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1、背景:
2、开始的标志:
中华民国政治混乱。
1915年,
.在上海创办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警告青年》一文。
(1)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上: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4)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陈独秀
《青年杂志》
陈独秀,1879年生,安徽安庆市人。早年
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
反清和反袁世凯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
年》杂志,1920年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央总
书记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被开除党
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
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囚禁于南京,1937年8月出狱。1942年5月,在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逝世。
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一、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3、1917年,陈独秀受北京
大学校长
聘请,任
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4、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
、
。
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940年),浙江绍兴山
阴县人,清光绪进士。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
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国民党四大元
老之一。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1891一1962)
安徽省绩溪县人,
现代学者、中国
自由主义的先驱。早年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李大钊(1889~1927)
河北省乐亭县人。
1918年,任北大图
书馆主任,他这里
变成传播新文化、
研究、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阵地。1920年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6年领导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1927年遭军阀张作霖杀害。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著
名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教
育家、民主战士,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
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5、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自第二期开
始改名《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
7月停刊,先后存在十年。《新青年》是陈独秀
创办、主编的,从六卷起改由陈独秀等人组成的
编辑委员会轮流编辑,并由北京移至上海出版。
1920年9月,改为上海共产党小组的机关刊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迁往广州继续出刊,至19
22年7月,九卷六期休刊。1923年6月,由月刊改
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机关的理论刊物。但由于
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人力不足,不能如期出刊,到1924年底只出了四期。
二、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文学革命
(4)提倡白话文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
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④
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进步性
(2)局限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成就:
(1)鲁迅的
,揭露封建礼教吃
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
(2)胡适发表
,主张以白
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陈独秀发表
主张旧文学,
建设新文学。
《狂人日记》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两面旗帜)(P57第3段)
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
陈独秀
课堂检测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
、
。
3、新文化运动阵地:
。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2)
;
(3)
;
(4)
。
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
7、鲁迅的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胡适发表
,主张
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
主张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警告青年》一文。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民主与科学
《狂人日记》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构成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思想基础。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就不得不把斗争矛头指冋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徳,以达到摧毀封建统治思想基石的目的。因此,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上来看,是正确的。但是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从这个角度看,新文化运动又有历史的局限性。今天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体现时代性。
问题思考P57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
事怎么看?
课堂作业
第12课默写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
、
。
3、新文化运动阵地:
。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2)
;
(3)
;
(4)
。
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
7、鲁迅的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胡适发表
,主张
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
主张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
2、五四运动的目的:
.
3、五四运动的时间:
,主力军前期是
、后期是
。
运动中心前期在
;后期在
。
4、五四运动的口号:
。
5、五四的运动结果:
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13课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