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2 08: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33小题)
1.(2021?长春)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扁形动物有口有肛门
C.线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D.软体动物体表有角质层
2.(2021?长春)丹顶鹤是吉林省的省鸟,它是一种涉禽,既能涉水取食,又能自由飞行。下列不属于丹顶鹤适于飞行特征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前肢变成翼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3.(2021?大庆)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
A.鳃、肺
B.皮肤、鳃
C.肺、皮肤
D.肺、鳃、皮肤
4.(2021?大庆)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2021?抚顺)鲤鱼所具有的特征是(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前肢变成翼
D.用鳃呼吸
6.(2021?抚顺)下列动物中,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的是(  )
A.蟹
B.扇贝
C.蚯蚓
D.水螅
7.(2021?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蛔虫
B.蝉
C.沙蚕
D.乌贼
8.(2021?济宁)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匹配有错误的是(  )
A.水螅——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B.涡虫——身体背腹扁平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
D.家鸽——体内有膈
9.(2021?锦州)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蝗虫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
C.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D.鸟的体表覆羽,用气囊辅助呼吸
10.(2021?葫芦岛)乍一看海葵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海葵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扁形动物
D.腔肠动物
11.(2021?郴州)很多软体动物是人工养殖的对象。以下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乌贼
B.蚯蚓
C.海蜇
D.水蛭
12.(2021?益阳)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
C.体型较小,对食物和空间的需求较小
D.都有三对足适于跳跃,两对翅适于飞行
13.(2021?淄博)同学观察到鼠妇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鼠妇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14.(2021?荆门)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山雀的骨骼轻,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B.猎豹的犬齿发达,与其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C.娃娃鱼在水中游泳时用鳃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D.草鱼的身体呈流线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15.(2021?江津区)下列动物中,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
A.涡虫——身体呈左右对称
B.蛔虫——靠刚毛运动
C.水螅——有口有肛门
D.蚯蚓——有外骨骼
16.(2021?北京)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怒江金丝猴
B.棱皮龟
C.猎隼
D.君主绢蝶
17.(2021?常德)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水螅——腔肠动物
B.蛔虫——线形动物
C.蜗牛——软体动物
D.沙蚕——节肢动物
18.(2021?黔东南州)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鲸鱼
B.山羊
C.导盲犬
D.娃娃鱼
19.(2021?娄底)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形态和生殖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水螅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蝉的体表比较硬,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D.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20.(2021?襄阳)如图四种动物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都是恒温动物
B.乙的外骨骼可以随身体发育而长大
C.甲、丁既能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都属于两栖动物
D.乙是无脊椎动物,甲、丙、丁是脊椎动物
21.(2021?南海区)“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一个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熊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生,用肺呼吸
B.胎生,皮肤裸露
C.卵生,体温恒定
D.胎生,用肺呼吸
22.(2021?营口)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都有脊柱
23.(2021?张家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家鸽的体内有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4.(2021?太原)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气囊,②是肺
B.①和②之间是不相通的
C.①和②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②可辅助①进行呼吸
25.(2021?长沙)气温升高,草丛中会有毒蛇出没,应注意安全。要了解某种毒蛇习性,可查阅(  )
A.《鱼类学》
B.《昆虫学》
C.《爬行动物学》
D.《哺乳动物学》
26.(2021?太原)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
B.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
D.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27.(2021?太原)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蚯蚓窒息死亡
B.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C.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D.防止蚯蚓体壁干裂
28.(2021?长沙)“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后一句生动地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
A.鳞片
B.外骨骼
C.外套膜
D.角质层
29.(2021?大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和鲸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30.(2021?绥化)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
A.气管
B.鳃
C.皮肤
D.肺
31.(2021?绥化)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分节
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附肢分节
32.(2021?绥化)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
B.蛔虫
C.涡虫
D.水螅
33.(2021?青岛)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
B.缢蛏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C.虾和蟹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外骨骼
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都有鳞片覆盖
二.解答题(共3小题)
34.(2021?宽城县)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流线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 
 有关。
(5)E的毛有保温作用;其牙齿有门齿和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
35.(2021?台州)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
 
 呼吸,用鳍运动。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
 
 。
A.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3小题)
1.A;
2.D;
3.C;
4.C;
5.D;
6.A;
7.B;
8.D;
9.A;
10.D;
11.A;
12.D;
13.D;
14.C;
15.A;
16.B;
17.D;
18.D;
19.B;
20.D;
21.D;
22.A;
23.D;
24.D;
25.C;
26.A;
27.A;
28.B;
29.A;
30.B;
31.C;
32.A;
33.B;
二.解答题(共3小题)
34.外骨骼;鳃;A;DE;气囊;臼齿;胎生哺乳;
35.鳃;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