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满井游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9 10: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田湖一中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安智刚 审核:朱志强 授课人:安智刚 学案编号:八语下29
授课时间: 11-12下第15周课题:满井游记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白描手法和比喻的运用。
3、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走近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 公安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名,时称“三袁” 。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 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
预习指导
1.白描的笔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2..比喻的妙用。
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他的新奇之处。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如分别用两个长句作喻,水如新开之镜,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动。写柳条突出其“将舒未舒”的姿态,写麦田说其“浅鬣寸许”,都是典型的早春景致;但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niàn) 鹄(hú) 鬣(liè) 茗 (míng)罍(léi) 蹇(jiǎn) 倩(qìan) 髻(jì) 鬟(huán) 浃(jiā) 乍(zhà) 澈(chè) 靧(huì) 曝(pù) 呷 (xiā)
二、自主学习:
根据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
波色乍明:乍,初,始。
泉而茗者: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而歌者: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
三、合作探究
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句子: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四、达标评测:
1.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局促一室之内。
2.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人,端着酒杯唱歌的人,穿着盛装而骑驴的人,也时时有。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田以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能够不因游玩而耽误公事,流连于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有我这个官职的了。
第二课时
前提检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波色乍明:乍,初,始。
泉而茗者: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而歌者: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
自主学习:
1、用文中原文回答
⑴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了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⑵ 第2段描写了哪些初春景物?
分别描写“冰皮”、 “山峦”、“柳条”、“麦田”、“游入”、“鸟”、“鱼”等种种景物。
⑶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
若脱笼之鹄:以物比人(把人比作物)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人比物(把物比作人)
2、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并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合作探究:
1、请归纳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二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三段:交代写作本文用意和写作时间。
2、填空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闲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3、本文的主旨句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达标评测:
1、文章写鸟、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悠然自得、皆有喜气,表达了作者无比快乐的心情。
2、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
早春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第三课时
学生背诵课文及注释15分钟。
完成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