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印画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印印画画》是浙美版第四册第九课“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的内容。它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在原有的物体外形上进行创作,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学生非常喜爱。一片树叶、一块有造型的石头……都是印画的材料来源,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与这些自然物品亲密接触,能很好的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树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是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印画的素材。本课以树叶为基本的表现元素,通过学习用树叶拓印,引导学生了解拓印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进一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妙。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非常喜欢画画,对新鲜事物兴趣浓烈,对颜色非常迷恋。同时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他们能通过简单图形的拓印,再依形想象添画,创作出一幅美丽的作品。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尝试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由于学生家庭环境有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有差异。只要孩子们能展示自我,老师就要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在教学中有机的渗透环保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的树叶,了解叶脉纹理的独特性。初步感受树叶拓画的美感。
2
用不同的叶子进行拓印,通过联想、组合、添画,形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3在创作活动中体验造型的乐趣,同时获得审美感受,进一步体验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树叶拓印的方法,巧妙地利用不同树叶形状进行组合,创作成一幅有趣生动的作品。
难点:印画时颜料水分的调配、蘸色、时间的控制以及如何依形想象添画形成一幅作品。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树叶若干、水粉颜料、笔、纸、水桶、小毛巾等。
(教师)树叶若干、范作、颜料、笔、纸、水桶等。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树叶拓印画的作品,提问:你知道上面这两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是通过用树叶进行拓印和添画来完成的。
(2)课题揭示:《印印画画》。
(二)观察探究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拿出自己带的叶子观察,小组交流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有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有正反面之分
2、学生摸一摸叶子的正反面有什么感觉?
(1)学生触摸体验汇报
(2)教师小结:正面光滑纹理不清晰,反面粗糙纹理清晰。我们要用反面来拓印效果更好些。
(3)老师拿出一片树叶,选择一种颜色和水进行调和,调成有点粘稠度的效果最好,在均匀的涂在树叶的反面,然后按印纸上在轻轻地拿起树叶。(注意要固定好叶子和纸位置,不能移动。)
(4)指导学生任选一种树叶尝试在纸上按印。(要注意水与颜料的调和,在纸上要重按轻拿。)
(5)提问:你觉得拓印好的叶子纹样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6)教师结合课件中的步骤图,示范讲解树叶印画。
第1步:选择喜欢的颜色和水进行调和,调成有点粘稠度,然后在树叶反面涂色。
第2步:把涂色面印在纸上,在均匀的按压树叶正面。
第3步:细心的拿起树叶。(注意拿起来的树叶不要乱扔)
第4步:最后根据画面需要,可以用手指按印和添画。
(7)提问:通过简单的添画又可以变成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8)课件出示:欣赏优秀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同时掌握树叶拓印画的一些创作手法。
(三)创作体验
1、提示:
1、用不同叶子进行组合拓印和添画
。2、可以印和画结合。
3、色彩搭配要合理
。
4、调色时水不要太多。
5、不要乱摘树叶,爱护环境卫生。
2、学生创作:用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评价欣赏
1、展示作品,说说你的创作思路。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吗?
3、小组讨论汇报
4、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
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大胆的拓印创作。
(六)教学反思:
由于乡村学习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家庭环境有差距,学生个体差异大,美术基础不好等原因,本学期还是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创作。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观察树叶,感受树叶的形状、纹理美,然后欣赏树叶拓印画作品。引导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激发兴趣、激发想象力、动手操作,产生尝试创作的冲动。在学生动手体验创作环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摆造型,大胆调色。有的调色时水多了,结果印出来不很清晰;有的调色水少了,不好涂在树叶上;我的给予纠正和鼓励。最后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训练,除了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之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学生只要积极参与了,我都及时的鼓励了孩子们,平时不爱动手的孩子都创作出了一幅不错的作品。
整堂课我在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好,由于前面三个环节用的时间过多,在欣赏评价这一环节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评价发言。还没有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纪律稍有点乱,对后进生的辅导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下功夫,认真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挖掘课程内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