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过关必刷题——第四章 多彩的光(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过关必刷题——第四章 多彩的光(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4 15:57: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共19题;共46分)
1.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下列光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平面镜成像????????????????????????B.?雨后的彩虹????????????????????????C.?凸透镜成像????????????????????????D.?小孔成像
3.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D.?这个像比太阳小
4.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
5.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水中桥的倒影
B.?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水面处“折断”的筷子
7.《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问题。图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现象
B.?桥的倒影
C.?水中“断笔”
D.?雨后彩虹
8.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皮影??????????????????????????????????????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中的“倒影”?????????????????????????D.?三棱镜分解白光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折断”???????????????????B.?水面倒影
C.?日晷上的影子?????????????????????D.?雨后彩虹
10.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1.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林间光束???????????????????????????????????????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D.?瓢虫“变大”
12.“一枚金指环温柔了夏至一。
金指环’作‘聘礼’
‘夏至'牵手‘日环食’”一这是
《济南时报》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的新闻标题。这次日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可见日环食。右图是济南网友拍摄的日食照片。形成这一天文奇观的物理学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3.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桥的倒影
C.?用放大镜看字??????D.?树林中的光束
1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池水变浅??????????????????????????????B.?手影的形成
C.?十字路口大凸面镜???????????????D.?小孔成像
15.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
(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________;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
16.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7.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1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方便确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物”或“像”)。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实验中两个蜡烛要求大小________,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比水平面位置会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二、光的折射(共12题;共27分)
20.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B.?日食和月食现象——光的反射
C.?杯弓蛇影——光的折射???????????????????????????????????????D.?一叶障目——光的直线传播
21.小岱同学学习完光学知识后,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例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折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溪水中嬉戏的鱼儿——光的反射
22.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来得浅,其原因是(
??)
A.?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D.?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23.当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下图中能正确完整的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A.?????????????????????????B.?????????????????????????C.?????????????????????????D.?
24.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25.如图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A.????????????????????????????B.????????????????????????????C.????????????????????????????D.?
2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B.?桥在水中的“倒影”
C.?北京故宫的日晷?????????????????D.?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27.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28.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鱼的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比所看到的“鱼”更
________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29.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前者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_
现象.
3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
,MM′右边是________
(选填“空气”或“玻璃”)。
3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
(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
A.
B.
C.
D.
三、第四节
光的色散(共6题;共12分)
3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D.?月亮是自然光源
33.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中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D.?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3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发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35.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桃花反射所有色光
36.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B.?雨过天晴天空彩虹凌空飞架
C.?早晨看到日光下的露珠呈现五颜六色??????????????????D.?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
37.戴蓝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为蓝色,这是因为(?

A.?白纸反射出的光通过眼镜,被眼镜染上了蓝色????B.?白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
C.?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光?????????????????????????D.?眼镜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蓝光
四、凸透镜成像(共13题;共54分)
3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39.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40.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41.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42.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的部分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要求记录到准确值的下一位)
(2)小明将LED灯、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4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图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________。
44.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先将焦距为
的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
两侧,蜡烛放置在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是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若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
刻度线处,需将光屏移至________
刻度线处(不需估读),光屏上可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在原有图示中,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为了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下”),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4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时,使________在同一水平高度。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像的方法是________。
4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________cm
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_______、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________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
47.请在下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
48.请你将光路补充完整。
49.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50.小林将实验室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叠放,一束光线先通过凸透镜L2

再通过凹透镜L1。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共19题;共46分)
1.
(
2分
)
(2021·济宁)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
A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能成倒立缩小、放大或者等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C.发生漫反射时,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不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2.
(
2分
)
(2021·邵阳)下列光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平面镜成像????????????????????????B.?雨后的彩虹????????????????????????C.?凸透镜成像????????????????????????D.?小孔成像
【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雨后的彩虹的形成原因是光的色散,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3.
(
2分
)
(2021·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D.?这个像比太阳小
【答案】
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墨水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大小相等,即这个像与太阳等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
(
2分
)
(2021·武汉)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
B
【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
(
2分
)
(2021·成都)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答案】
A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A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表面会把光从一个方向反射到另一个方向上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由其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光的反射分类两类,当反射面非常光滑时,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处在反射方向上的光非常强,容易造成光污染,当反射面不光滑时,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线,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物体。
6.
(
2分
)
(202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水中桥的倒影
B.?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水面处“折断”的筷子
【答案】
B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桥的倒影为平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阴影区域,这就是影子,地面上鸽子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符合题意;
C.汽车的后视镜中为凸面镜,在汽车后视镜中看到的景物属于光的反镜形成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水面处“折断”的筷子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发生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7.
(
2分
)
(2021·广西壮族自治)《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问题。图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现象
B.?桥的倒影
C.?水中“断笔”
D.?雨后彩虹
【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比如:日食、月食、手影、皮影、立竿见影等。
A.日食是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符合题意;
B.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水中“断笔”是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8.
(
2分
)
(2021·扬州)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皮影??????????????????????????????????????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中的“倒影”?????????????????????????D.?三棱镜分解白光
【答案】
C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皮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笔在水面处“折断”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
D.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原理是光的折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9.
(
2分
)
(2021·云南)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折断”???????????????????B.?水面倒影
C.?日晷上的影子?????????????????????D.?雨后彩虹
【答案】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日晷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
D.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0.
(
2分
)
(2021·内江)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1.
(
2分
)
(2021·重庆)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林间光束???????????????????????????????????????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D.?瓢虫“变大”
【答案】
B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林间光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铅笔在水面“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瓢虫“变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2.
(
2分
)
(2020·济南)“一枚金指环温柔了夏至一。
金指环’作‘聘礼’
‘夏至'牵手‘日环食’”一这是
《济南时报》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的新闻标题。这次日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可见日环食。右图是济南网友拍摄的日食照片。形成这一天文奇观的物理学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日食的形成是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亮挡住了太阳,地球上的人看不全太阳,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13.
(
2分
)
(2020·锦州)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桥的倒影
C.?用放大镜看字??????D.?树林中的光束
【答案】
B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树林中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14.
(
2分
)
(2020·鸡西)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池水变浅??????????????????????????????B.?手影的形成
C.?十字路口大凸面镜???????????????D.?小孔成像
【答案】
C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池水变浅了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不符合题意;
C.十字路口大凸面镜由于光的反射,比相同面积的平面镜扩大了观察范围,C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15.
(
2分
)
(2021·昆明)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
(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________;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
【答案】
(1)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进入人眼
(2)漫反射
【考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人眼感觉是否明亮与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多少)有关,人看牌子是牌子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而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会觉得反射形成的虚像偏暗。
(2)无风时,水面像平面镜,成像清晰,刮风时,水面有涟漪,不再平整,形成漫反射,倒影会有些模糊。
【分析】(1)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所致;
(2)水平有涟漪,有些模糊,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所致。
16.
(
3分
)
(2020·鄂州)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
3.0;等于;虚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小明身高170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17.
(
3分
)
(2020·广东)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虚像;变小;不变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18.
(
4分
)
(2020·福建)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答案】
(1)等于
(2)同一平面内
(3)可逆
(4)漫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折转时左右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分析】光发生反射时遵循光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光的反射分类两类,当反射面非常光滑时,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处在反射方向上的光非常强,容易造成光污染,当反射面不光滑时,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线,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物体。
19.
(
6分
)
(2020八上·永定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方便确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物”或“像”)。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实验中两个蜡烛要求大小________,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比水平面位置会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
(1)像;较黑暗
(2)相等;大小
(3)虚
(4)偏高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平面镜无法看见后面的物体,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方便确定像的位置。明亮的环境不易看清蜡烛的像,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两个蜡烛要求大小相等,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比水平面位置会偏高。
【分析】(1)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在较暗的环境中便于观察像;(2)利用相同的蜡烛,可以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4)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物体和平面镜,能确定像的位置。
二、光的折射(共12题;共27分)
20.
(
2分
)
(2020八上·永定月考)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B.?日食和月食现象——光的反射
C.?杯弓蛇影——光的折射???????????????????????????????????????D.?一叶障目——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
D.一叶障目是光沿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进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
21.
(
2分
)
(2019八上·连江期中)小岱同学学习完光学知识后,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例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折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溪水中嬉戏的鱼儿——光的反射
【答案】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路灯下人影相随,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符合题意;
D.我们看到溪水中嬉戏的鱼儿,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的鱼
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转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2.
(
2分
)
(2019八上·连江期中)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来得浅,其原因是(
??)
A.?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D.?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答案】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看到的池底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是池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底虚像,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3.
(
2分
)
(2019八上·连江期中)当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下图中能正确完整的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A.?????????????????????????B.?????????????????????????C.?????????????????????????D.?
【答案】
C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A.只有折射现象,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只有反射现象,所以B不符合题意。
CD.这两个图中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根据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所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静的水面即可以反射光,也可以折射光,明确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结合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即可。
24.
(
2分
)
(2019·福建)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答案】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不符合题意;
C、汽车上的“后视镜”是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光线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5.
(
2分
)
(2018八上·泉港月考)如图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A.????????????????????????????B.????????????????????????????C.????????????????????????????D.?
【答案】
B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
26.
(
2分
)
(2018·泰安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B.?桥在水中的“倒影”
C.?北京故宫的日晷?????????????????D.?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筷子好像在水面出折断了是光从水射向空气在水与空气接触面上发生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
北京故宫的日晷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北京故宫的日晷,蜡烛通过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27.
(
2分
)
(2012·福州)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答案】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镜子可以增大空间感,这是由于平面镜成像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28.
(
2分
)
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鱼的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比所看到的“鱼”更
________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答案】
折射;深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在空气这看到水中的鱼,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实际变浅,所以渔民用鱼叉叉鱼时,要向看到的像的下面叉,即更深斜的位置,才能叉到鱼。
故答案为:折射;深。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水中的物体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时,像比实际变浅。
29.
(
2分
)
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前者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_
现象.
【答案】
折射;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水中的鱼: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云和人都处在同一种介质中,云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0.
(
3分
)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
,MM′右边是________
(选填“空气”或“玻璃”)。
【答案】
0A;30°;玻璃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NN/关于BOC对称,则NN/是法线,MM/是界面;由于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则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30°,由于折射光线远离法线,MM′右边是玻璃。
故答案为:OA;30°;玻璃.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1.
(
4分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
(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
A.
B.
C.
D.
【答案】
(1)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2)折射光线消失
(3)A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以下结论:①由实验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②当光线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水或玻璃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③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不同。由此可得: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2)由图可知,当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可能与水面平行,即折射角为90°。入射角继续增大,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折射光线消失。(3)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图正确为答案。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图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图错误。
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没有改变,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D不符合题意。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三、第四节
光的色散(共6题;共12分)
32.
(
2分
)
(202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D.?月亮是自然光源
【答案】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到镜面的距离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空中悬浮的小水珠折射形成的,白光经折射后分解成各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C符合题意;
D.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故月亮不是自然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33.
(
2分
)
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中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D.?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答案】
C
【考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红光。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34.
(
2分
)
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发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答案】
D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规律,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
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A不正确。B.
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B不正确。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发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C不正确。D.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故本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5.
(
2分
)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桃花反射所有色光
【答案】
C
【考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并且物体是什么颜色,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所以桃花红是由于桃花反射红光造成的。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6.
(
2分
)
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B.?雨过天晴天空彩虹凌空飞架
C.?早晨看到日光下的露珠呈现五颜六色??????????????????D.?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
【答案】
D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B.
雨过天晴天空彩虹凌空飞架,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分解了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C.
早晨看到日光下的露珠呈现五颜六色,是露珠折射分解了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D.
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因为电视屏幕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即光的三原色,混合后显现出各种颜色,不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37.
(
2分
)
戴蓝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为蓝色,这是因为(?

A.?白纸反射出的光通过眼镜,被眼镜染上了蓝色????B.?白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
C.?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光?????????????????????????D.?眼镜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蓝光
【答案】
D
【考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A.
光线不能被染色,A不符合题意;
B.
白纸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B不符合题意;
C.
眼镜透过蓝光,而吸收了白纸反射光中的其它颜色,C不符合题意;
D.
白纸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当光线通过蓝色眼镜时,只能透过蓝色的光线,所以看起来白纸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D。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四、凸透镜成像(共13题;共54分)
38.
(
2分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答案】
C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等大时,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物距是20cm,像距是2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为30cm时,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符合题意,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时,像依然是完整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判断焦距,结合物体在焦距的不同范围分析成像特点。
39.
(
2分
)
(2021·邵阳)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时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40.
(
2分
)
(2021·衡阳)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答案】
D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D.当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即1m>2f
f<0.5m
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41.
(
2分
)
(2021·广西壮族自治)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
D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42.
(
4分
)
(2021·凉山)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的部分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要求记录到准确值的下一位)
(2)小明将LED灯、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答案】
(1)10.0
(2)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缩小;照相机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0cm-10.0cm=10.0cm
(2)实验中需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该成像规律与日常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规律相同。
【分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2)实验前,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使得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当物距u>2f时,像距f43.
(
5分
)
(2021·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图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________。
【答案】
(1)等大
(2)A
(3)会聚;远视眼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等于像距时,等于两倍焦距,即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
(2)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u>2f,f,只移动蜡烛和光屏,蜡烛远离凸透镜左移,光屏靠近凸透镜也是左移。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成像在原来光屏的前方,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远视眼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使用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分析】(1)当物距u=2f时,像距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利用此成像性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当物距u>2f时,像距f(3)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44.
(
7分
)
(202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先将焦距为
的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
两侧,蜡烛放置在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是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若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
刻度线处,需将光屏移至________
刻度线处(不需估读),光屏上可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在原有图示中,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为了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下”),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答案】
(1)缩小;实;照相机
(2)80
(3)右
(4)上;下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物距为30cm,在2倍焦距之外,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
(2)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与第一次成像时的像距相同,由光路可逆可知,像距为30cm,需将光屏移至80cm处,光屏上可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近视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右移动。
(4)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上移动,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分析】(1)当物距u>2f时,像距f(2)光的传播是可逆的,光源和光屏互换位置,光线经过透镜仍然会会聚成像;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4)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确定像的位置,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之在中央即可。
45.
(
4分
)
(2021·河北)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时,使________在同一水平高度。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像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
(2)10.0
(3)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合适的距离
(4)在凸透镜右侧合适位置直接观察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应该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在二倍焦距时,物体和像等大,所以此时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像为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光屏也应该向左移动。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cm处,此时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需要在凸透镜右侧合适位置通过透镜直接观察。
【分析】(1)实验前,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使得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当物距u=2f时,像距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利用此成像性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4)当物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该透过透镜直接观察。
46.
(
6分
)
(2021·福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________cm
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_______、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________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
【答案】
(1)同一高度
(2)50;缩小
(3)②
(4)发散;近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是蜡烛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u1=v2=40.0cm-20.0cm=20.0cm
v1=u2=70.0cm-40.0cm=30.0cm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刻度尺上的刻度为70.0cm-20.0cm=50.0cm
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可将蜡烛上调、将光屏上调或将透镜下调,故①③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像呈现在原来位置的前侧,与近视眼类似。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要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移动凸透镜,使物距和像距互换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像;物距和像距互换时,成像一次放大,一次缩小;
(3)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是倒立的;运动方向也相反;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成像晚,可以矫正近视眼。
47.
(
5分
)
(2021·凉山)请在下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
【答案】
解:如图所示:
???
????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发散一点,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如图所示:
图中的光学元件不能使光线透过,但能改变光路,所以该图中是平面镜,如图所示: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物体的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相等,并且分布在法线的两侧,结合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即可。
48.
(
5分
)
(2021·邵阳)请你将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
解:如图所示: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49.
(
5分
)
(2021·南充)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该光线入射到平面镜,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物体的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相等,并且分布在法线的两侧,结合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即可。
50.
(
5分
)
(2021·龙岗模拟)小林将实验室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叠放,一束光线先通过凸透镜L2

再通过凹透镜L1。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
解:如图所示;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凹透镜,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据此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凹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经过焦点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反向延长经过焦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