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
课题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重点
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难点
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名篇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他们个性之鲜明,形象之突出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自主学习与交流
关于作者
作品背景
作品内容
艺术成就
目标导学二:了解主要人物、事件
1、主要人物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题目解说: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
请同学们简介作者。
教师讲解: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白话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请同学们简介作品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
宋江:
吴用:
形象特点:足智多谋,沉着冷静
林冲:
形象特点: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上梁山后:有勇有谋,精明果敢。(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如:【施耐庵】(1296—1370年)汉族,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学生简介内容,如: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学生根据所知,简介人物形象特征。
如:宋江:形象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忠君思想浓厚。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2、人物——绰号——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目标导学三:经典片段分析练习
1、拳打镇关西
2、读书方法指导:
3、实战练习: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行者——武松
形象特点:
武艺高强、性格刚烈、勇而有谋、恩仇必报、有些残暴。
花和尚——鲁智深
形象特点:
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
引导学生进行红典片段分析:
出示经典片段:
拳打镇关西
(利用幻灯片出示片段,略)
教师进行读书方法指导:
(1)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语言风格。
组织学生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学生简介:典型情节:
景阳岗打虎、血刃潘金莲与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学生介绍:
典型情节: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学生认真阅读经典片段:拳打镇关西。
结合教师讲解的读书方法,尝试进行理解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及提示,构思并进行人物立传练习。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理解。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