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课件2.3 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6 (鲁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课件2.3 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6 (鲁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6-29 11: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导 航
一、水圈的组成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难点)
三、水循环(重点)
四、小结(案例分析)
“世界水日”的来历:
非洲有12个国家常年缺水,四亿多人饮水不足,而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河滔滔入海,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一百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小常识
一 、水圈的组成
思考:(P47教材 图2-3-2)
1、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多少?(3:7)
2、什么叫水圈?
3、读图说明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的形式及比重
(1)定义: 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水圈
(2)构成
大气水:占0.001%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陆地水:约占3.5%(地表水、地下水)
一 、水圈的组成
海洋水
96.53%
2.53%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冰川水
68.69%
地下淡水
30.06%
其他
水体
永冻土底冰0.86%
土壤水 0.05%
湖泊淡水 0.26%
沼泽水 0.03%
河流水 0.006%
生物水 0.003%
大气水 0.04%
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一、水圈的组成
2、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的形式及比重
全球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巩固练习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B
2、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
D
李 白
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也会复还,
因为水是不断循环的。
大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句诗的合理性。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定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陆上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海洋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蒸发
大陆
地下径流
水汽
下渗
降水
(1)海陆间循环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腾
蒸发
(2)陆上内循环
海洋
蒸发
降水
(3)海上内循环
1、三种循环中水量最大的是哪种?
2、目前人类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水循环施加影响?
3、水循环的意义何在?
自主探究
2、目前人类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水循环施加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3、水循环的意义何在?
(1)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 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的流动,影响自然环境。
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探究讨论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利用不当造成水污染,会导致资源型缺水或水质性缺水。

课堂练习
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1
2
3
4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1________ 2 __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__.
(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
海洋
陆地
A
课堂小结
一、水圈的组成
1.定义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二、水循环的类型及意义
1、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2、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意义——动态平衡;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的流动
2、组成
20
40
60
80
流量(m3/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