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探究活动1]
学生活动Ⅰ—感受地域差异
在上侧中国地图上找出上面各景观图片所在的地域。
①“干枯了的胡杨林”②“椰子树”
③“雪莲” ④“荷花”
我的成果:
①“干枯了的胡杨林”对应 地,如 省区
②“椰子树”对应 地,如 省区
③“雪莲”对应 地,如 省区
④“荷花”对应 地,如 省区
[探究活动2](1)对照相关照片,分析海南(A)和新疆(D)两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哪些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成果:
景观差异:
①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 和 不同, 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 和 ,并在地球上呈 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②由于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往往以 命名。
(2)讨论,完成“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纲要图
(3)思考:两个不同的自然带,什么要素的差异表现得最为明显? 。
地理位置
____位置
___位置
气候
土壤
水文
自然带
[探究活动3](1)阅读教材图3-1-2(或者下图),做一做:
★假如让你沿着20°E(箭头A从北向南),根据此图,你将依次经过的自然带名称是:
★假如让你沿着北纬45 纬线旅行(箭头B从西向东),根据此图,你将依次经过的自然带是:
★假如让你沿着亚洲东部旅行(箭头C从赤道到北极),根据此图,你将依次经过的自然带是:
学生活动Ⅱ—找自然带,探寻分布规律
A
B
(2)请你绘出模式图表示你所看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例:沿着20°E看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可以表示为:
北
南
热 带 雨 林 带
热 带 草 原 带
热 带 荒 漠 带
亚 热 带 常 绿 硬 叶 林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寒 带 苔 原 带
我的成果2:
★沿北纬45 纬线看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西
东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我的成果3:
★沿着亚洲东部看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1
8
2
6
7
3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形成原因: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低纬、高纬地区较典型
5
4
1
2
3
1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形成原因: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中纬地区较典型
2
3
(3)思考:陆地自然带在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上有什么规律呢?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出自然带
沿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的分布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表现出平行
于 延伸;垂直于 更替的分布规律
(4)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带的下列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问题探究:
分析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会绘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陆地自然带
(以北半球为例)
热 带 雨 林 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 带
草 原
温带
荒漠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带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北回归线
赤道
北极圈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季
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海
气候
亚季
气候
温季
气候
温带大
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极地冰原气候
0
10N
20N
30N
40N
60N
70N
80N
90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草
原带
温带荒漠带
热带季
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寒带冰原带
思考:
气候类型一样,自然带一定相同吗?
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一定一样吗?
学生活动Ⅲ—感受山体的垂直分异,探寻规律
南坡
北坡
珠穆朗玛峰
[探究活动4]观察左上图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想一想:
(1)“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中A、B、C、D、E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自然带?
(2)南坡的基带从 (自然带)开始,共有 个自然带。北坡的基带从 (自然带)开始,共有 个自然带?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提示:看看起始高度)
(3)自然带的这种更替现象叫做 ,导致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
是 条件、 状况及其 的垂直变化。
(4)观察42°N附近的长白山与30°N附近的珠穆朗玛峰,在垂直自然带分布上,你能找出哪些不同之处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形成原因: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水热状况从山麓向山顶的变化
高山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较典型)
自然带垂直方向更替,水平方向延伸
南坡
北坡
珠穆朗玛峰
白居易诗词《大林寺桃花》:
我国横断山区: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南北(纬度)方向更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
垂直方向更替,水平方向延伸.
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水热状况从山麓向山顶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成因
分布
中纬地区表现
明显
由赤道向两极
分异规律
由沿海向内陆
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
分异规律
东西(经度)方向更替,南北(经线)方向延伸.
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明显
规律
图示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如
荒漠带中的斑块状绿洲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
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气候类型:
1:
2:
3:
4:
1
4
2
3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陆地自然带:
1:
2:
3:
4: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该地区按地带性规律应是温带荒漠景观)
gkxx精品课件
极地冰原带
gkxx精品课件
亚寒带针叶林带
gkxx精品课件
寒带苔原原带
gkxx精品课件
温带荒漠带
gkxx精品课件
温带草原带
gkxx精品课件
热带荒漠带
gkxx精品课件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gkxx精品课件
热带季雨林带
gkxx精品课件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