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产生原因:
规 律: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同经度的地方有相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计算公式: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
钟*经度差
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
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
在赤道上,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点。
(东加西减)
例:
2、时区和区时
时区
(1)准(起点)--本初子午线
(2)每个时区的范围及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的范围
(3)标准经线:每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
区时(标准时)
(1)定义
每一个时区,以标准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2)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标准经线)确定的方法
中央经线的经度 = 时区数×150(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
(3)每一个时区的范围确定的方法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 ,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
(4)已知某地的经度,求所属时区:
经度÷150 =时区数 (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3、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1)、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
(2)、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3)、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4)区时的计算
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
(东加西减)
(5)、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钟表时间相同,但东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的变更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际的日界线是一条折线。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是以这一条线开始
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5、特别的计时方法
半区时:如印度
东部区时:如朝鲜
统一区时:中国采用“北京时间”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偏转规律
① 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没有偏向;
② 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
实例:长江三角洲
总结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昼夜的产生
昼夜交替的产生及意义
时区、区时
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偏移方向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产生
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