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选自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整篇文章以曹冲称象的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展开,极具故事性。该课文围绕“称象”这一话题,分别描述了大臣和曹冲称象的方法,以次作为对比,突出曹冲的聪明,机智。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着重叙述了曹冲称象的全过程,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曹冲称象的奥妙之处,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与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1)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存在困难。?(2)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导致学生在理解曹冲称象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3)学生对于未知的难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所以在教授本篇课文时可以多提问学生一些与“称象”方法有关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兴趣。?(4)对于识字部分依然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由于对汉字的不熟悉,所以在学习新字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书写以及读音,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时结束后会写,会认,会读曹、称、柱等14个生字,会写称、底、秤等10个生字并书写规范,美观。认识多音字:量?(2)在本课结束后能用自己的话简述本篇课文的大致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带读,小组读等方法来掌握生字读音(2)通过观察教师的书写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方法。(3)通过练习法巩固生字?(4)通过反复齐读,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层层递进,掌握课文大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1)养成正确书写的好习惯?(2)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曹,称,秤的读音;称,底,岁,做,然的正确书写。?(2)概括文章大意?[教学难点]
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激趣导入?教师活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伙伴,他的年龄和大家一般大,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在认识他之前,我们先来读读关于他的小故事。(出示课题:曹冲称象)在这里,老师有个要求: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自主读课文,遇到难题小组内解决。?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活动:?(1)师:在刚才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是没有解决的?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2)师:哪位同学来帮帮他,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难题的师方法指导:?大家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尝试着自己解决,不管是采取哪种办法,老师相信你们最后一定会解决难题的。?预设学生行为:?生1:提出自己的问题?生2:我在遇到这个问题时采用了拼拼音和问同学和父母的方式,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3、生字集中学习??教师活动:?过渡语:刚才大家的表现很好,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大家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宝宝。?(1)师:出示生字(标注拼音),这些生字老师觉得大家今天一定可以掌握,誰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大家注意听听他读得对不对?。(2)师:刚才这位同学有一个音读错了,哪个认真的小朋友能给他指出来。?(3)师:要求全班齐读生字?(4)提醒曹,根,议,线的笔顺,并要求学生组词。(5)提出多音字“量”并通过组词和读音来区分?预设学生行为:?生1:能读一部分,但个别读音读不准。生2:指出错误。?生:在练习本上书写难字,巩固。4.熟悉课文教师活动:?师:全班齐读曹冲称象,小组合作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ppt出示: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故事)?预设学生行为?:不能很好的概括大意而是选取了部分内容进行说明。七、作业设计???将生字每个抄写5遍,要求:整齐,规范,美观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根:根本,树根????议:议论????重量?员:人员???
?量
?????衡量?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简单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再沿着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先默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总是吗?”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题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学生的问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