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检测系列)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A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优化检测系列)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A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3 11: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优化检测系列)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A
第I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社会管理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

A.?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B.?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
C.?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利???????????????????????????????????????D.?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
2.“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的是(???

A.?影响深远的成文法典?????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C.?神秘的象形文字????D.?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3.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古老的埃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关于古埃及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埃及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很高成就
B.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并没有延续下去
C.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D.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4.《中国文化史》中提出,“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日印度,日中国”。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关于“四大文明古国”最早的定型说法。其中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约公元前4000年
B.约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18世纪
D.约公元前2500年
5.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6.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7.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
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

A.?非洲、亚洲???????????????????????B.?非洲、欧洲???????????????????????C.?亚洲、欧洲???????????????????????D.?欧亚非三洲
8.“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A.?农业发展?????????????????????????B.?对外扩张?????????????????????????C.?统一政权建立?????????????????????????D.?对外贸易
9.《全球通史》中写道:“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的万民法???????????????D.?罗马的经济法
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雇用耕者,每年应付给其8库鲁(2
020.8公升)谷物。雇用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5塞~6塞(合0.23克~0.276克)银子。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A.?体现绝对的公平公正???????????????????????????????????????????B.?反映当时工业文明发达
C.?体现同态复仇的原则???????????????????????????????????????????D.?反映当时商品经济活跃
11.“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材料主要表明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维护奴隶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稳定社会秩序?????????????????????????????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1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拉丁文字
13.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14.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A.?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比较浪漫
15.从世界历史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3700多年前,统一全国法令,制定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并将法典条文刻于石柱,推动国家进入全盛时代的是(???

A.?图特摩斯三世????????????????????B.?汉谟拉比????????????????????C.?亚历山大二世????????????????????D.?查士丁尼一世
16.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最早的冶金技术,最早的学校、图书馆,最早的神话,最早的法典“这里”是指(???

A.?希腊半岛?????????????????????????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1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公平性????????????????????????????????B.?等级性????????????????????????????????C.?随意性????????????????????????????????D.?民主性
18.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世代相袭的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能与国王的女儿通婚的等级只能是(???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9.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A.?神化种姓制度??????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C.?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麻痹人们的斗志
20.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A.?世间一切皆苦???????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C.?世间众生平等?????????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21.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孔子,在印度则是(???

A.?汉谟拉比??????????????????????B.?图特摩斯三世??????????????????????C.?伯里克利??????????????????????D.?乔达摩·悉达多
22.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儒略历”??????????????????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
24.某班级在排演涉及“种姓制度”的话剧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A.?“我作为一名祭司,虽不拥有军政大权,但却处于社会的最顶层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高兴,我与位上一等级的姑娘相爱并即将步入婚礼殿堂”
25.有学者认为“从种姓制度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姓制度的强烈理由,除了最悲惨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一些人,这是种姓制度重要的心理特点”。据此可知,作者认为种姓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印度统治者利用宗教固化种姓制度??????????????????????B.?种姓制度符合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
C.?长期分裂的状态有利于种姓制度的长期生存????????D.?下层民众相互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
第II卷
主观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本大题满分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名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镇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陌生文字(如图)。
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托勒密与克娄巴特拉
材料二:在古埃及,国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自称是主神太阳神的儿子。在文献中,法老的名字用象征太阳的椭圆环绕,下面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指法老是神灵佑护下的大地主人。古埃及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法老的专制统治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的。
材料三:金字塔现存90座,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如图)高约146.5米,有近50层楼高;塔底每边长230米,占地约5.3万平方米;据说用了230万块巨石,每块石料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15吨。石块之间是自然叠合,但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Q高耸、壮观的金字塔见证了古代埃及人的血和泪。
(1)材料一中商博良破解的“陌生文字”指的是什么文字?该“陌生文字”的破解有何意义?(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埃及君主专制统治下,法老有何特权?
(3分)
(3)材料三中的金字塔指的是哪一座金字塔?法老追求和建造高耸、壮观的金字塔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3分)
(4)为什么说金字塔的构建是古埃及人的血和泪?
(3分)
(本大题满分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材料三: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2003年9月17日埃及当地时间凌晨2时,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迹?它有怎样的用途?
(3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
(2分)
(3)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如果结合材料写一篇简评,你会拟定什么标题?
(1分)
(本大题满分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某法典石柱局部图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25条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倘彼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此法典石柱是古代哪一地区、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判断此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1分)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此法典体现了谁的意志和利益?
(1分)
(4)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分)
(本大题满分13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2分)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5分)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2分)
(本大题满分11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受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受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
应同样立誓受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1)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哪一大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果?试举两例。(3分)
(2)材料二所反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什么制度?该古代文明古国鼎盛时期是哪一时期?
(2分)
(3)材料三看出该制度维护了谁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造就了什么影响。(3分)
(4)以上材料的古文明的发源有什么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社会管理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文明的高度发达,故选项A符合题意;B.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不符合题意;C.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利,不符合题意;D.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
C
解析:A.
影响深远的成文法典,不符合题意;B.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河流是尼罗河,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其中包括神秘的象形文字、金字塔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D.
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
C
解析:?A?,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创造了太阳历,发明象形文字,有大量的神话与小说,在天文、文化领域取得很高成就,故?A?选项正确;B?,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最终没有延续到今天,故?B?选项正确;C?,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因为形状颇似汉字“金”,因此被后世人形象地称为金字塔,并非古埃及国王自己取名的,故?C?选项错误;D?,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尼罗河,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
4.
B
解析: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故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
5.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成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排除;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排除;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符合题意;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排除。故答案为:C。
6.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象形文字,符合题意;B: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排除;C:甲骨文,古中国,排除;D:阿拉伯文字,排除。故答案为:A。
7.
A
解析:A.据材料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南征北战,成就了地跨西亚与北非的洲际大帝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B.非洲、欧洲,不符合史实;C.亚洲、欧洲,不符合史实;D.欧亚非三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
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整个流域是稳定有效的整体,而且“尼罗河平缓的河流是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埃及统一,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尼罗河适合农业灌溉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对外扩张和对外贸易,与尼罗河的地理特征无关,故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9.
A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
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人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故选项A符合题意;B.《十二铜表法》,不符合题意;C.罗马的万民法,不符合题意;D.罗马的经济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
D
解析:A.
体现绝对的公平公正,不符合题意;B.
反映当时工业文明发达,不符合题意;C.
体现同态复仇的原则,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对各种商业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非常活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
C
解析: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B.维护奴隶的利益,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
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可以看出,这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进而维护社会秩序,故选项C符合题意;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2.
B
解析:A.象形文字,不符合史实;B.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故选项B符合题意;C.字母文字,不符合题意;D.拉丁文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国王,古巴比伦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文明类型应属于大河文明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14.
A
解析:根据“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漠拉比法典》”可知《汉漠拉比法典》形成的时间很早,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故选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排除D。故答案为:A。
15.
B
解析:综合题干“制定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刻于石柱”等信息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该法典的是汉谟拉比。故B符合题意;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埃及第18王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埃及帝国的缔造者。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六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二位皇帝,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查士丁尼一世又名查士丁尼大帝,出生于东罗马帝国色雷斯行省斯克普里,拜占廷帝国君主。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6.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17.
B
解析:
材料中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付一点钱财,说明该法典对待拥有公民权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态度是不同的,反映了其具有等级性,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8.
B
解析:A.婆罗门,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国王属于刹帝利等级,因此能与国王的女儿通婚的等级只能是刹帝利,故选项B符合题意;C.吠舍,不符合题意;D.首陀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9.
C
解析:A.神化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婆罗门宣传不同的等级是由造物神创造的,这就可以让人民认为这是天意,不敢对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心生怨恨,进而安于现状,达到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题肢的目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D.麻痹人民的斗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
C
解析:A.时间一切皆苦,不符合题意;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
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
”,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假的,虚妄的,没有差别,这就是说他主张世间众生平等,没有差别,故选项C符合题意;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
D
解析:A.汉谟拉比,不符合题意;B.图特摩斯三世,不符合题意;C.伯里克利,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佛教产生于印度,符合题意;②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符合题意;③《马可?波罗行纪》属于欧洲,排除;④种姓制度,印度特有,符合题意。
A:①②③,排除;B:①③④,排除;C:①②④,符合题意;D:②③④,排除。故答案为:C。
23.
D
解析:据所学知识,题干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把古印度的十个数字加以改进后形成的,最终阿拉伯人将其传到欧洲,这一史实符合题干所示观点。选项D正确;选项ABC与史实不符,排除;故答案为D。
24.
D
解析:A.
“我作为一名祭司,虽不拥有军政大权,但却处于社会的最顶层
,不符合题意;B.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不符合题意;C.
“我是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不符合题意;D.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可以通婚,因此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5.
D
解析:由题干中的“除了最悲惨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一些人,这是种姓制度重要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下层民众相互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相关信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内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印度长期分裂的状态,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二、材料分析题
26.
(1)象形文字。
意义:象形文字的破解为现代人认识和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史料和必要条件。
(2)法老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领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身;在宗教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胡夫金字塔。以显示法老的威严,表示法老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
(4)古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奴隶、平民被奴役、被压迫的见证,许多奴隶因修筑金字塔累死、病死或者致残。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可知“陌生文字”指的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就是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的钥匙,它的破解为现代人认识和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史料和必要条件。
(2)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3)根据材料三中“规模最大的金字塔”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埃及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它已成为埃及国家和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4)多少年来,大金字塔一直是人们探索而又无法确证的一个谜。因为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现代人用尽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断能力。有人说金字塔时外星人所建,是他们到地球上来的一个降落点,还有人说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踪的高度文明的亚特兰蒂斯岛先民所建。但是这些说法没有科学的论点来证明。一些学者的推测,金字塔修建一种是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种推测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勤
奋研究。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象形文字。意义:象形文字的破解为现代人认识和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史料和必要条件。
(2)
法老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领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身;在宗教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
胡夫金字塔。以显示法老的威严,表示法老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
(4)
古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奴隶、平民被奴役、被压迫的见证,许多奴隶因修筑金字塔累死、病死或者致残。?
27.
(1)古代埃及。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2)劳动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迷信与科学:考古中的较量”;“科学精神战胜死亡恐惧”等。
解析:(1)材料一图片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古埃及国王的权力和尊严;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根据材料二中的描述“(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可见劳动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古埃及高超的建筑艺术体现在金字塔群和神庙建筑上,尤其是作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中唯一幸存的实体的金字塔,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古代埃及。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2)劳动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迷信与科学:考古中的较量”;“科学精神战胜死亡恐惧”等。
28.
(1)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3)体现了自由民(或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典石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这是产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3)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法典人为造成不平等,
体现了自由民(或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1)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
(2)
《汉谟拉比法典》。
(3)
体现了自由民(或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9.
(1)汉谟拉比。
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依据材料二“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3)根据材料三“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的是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30.
(1)流域: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2)文明古国:古印度;制度:种姓制度;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3)谁: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影响: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共同特点: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原因:因为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适合人类生存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有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等;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鼎盛时期是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上材料的古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适合人类生存

故答案为:(1)
流域: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2)
文明古国:古印度;制度:种姓制度;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3)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影响: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
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适合人类生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