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习题
2、有关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一般都分布在大陆东岸
B.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D.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3、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以后的几天,地球上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我国江南地区阴雨连绵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非洲南端的开普敦进入雨季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D
BD
C
1.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
C.B点和D点气压相等
D.C点比D点气压高
4.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300千米以上的高空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是因为卫星与大气处于相 对静止状态
5.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之间
B.物体的温度愈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愈长
C.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D.地面辐射的波长大于大气辐射的彼长
6.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深秋一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D
C
D
7.“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反射和散射
8.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状况以及等温线弯曲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半球,无论是1月还是7月,大陆上的等温线都是向高纬凸出
B.在相同的月份(1月或7月),南北半球上凸出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在相同的月份(l月或7月)相同的半球,海洋和大陆上等温线凸出方向总是相反的
D.某地与同一纬度邻近地区比较,若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则气温较低,向高纬凸出,则气温较高
9、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形成是由于受:( )
A、高气压控制 B、反气旋控制 C、低气压控制 D、气旋控制
C
CD
AB
10.关于风向和气压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 B.北半球地面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
C.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北风 D.南半球反气旋西部吹偏南风
11.当暖气团移来替代冷气团时,将使到达地区的天气:(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12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13.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
D
D
A
D
14.地球上气压带分布的规律是( )
A.冷的地方为高压,热的地方为低压
B.冷的地方为低压,热的地方为高压
C.高纬为高压,低纬为低压
D.极地高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属冷性高压
15.有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半年北移,冬半年南移 B.夏半年向高纬移,冬半年向低纬移
C.总是由低纬向高纬移 D.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16.关于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锋面是没有厚度的面 B.暖锋是在暖温带形成的锋面
C.冷锋有可能在亚热带出现 D. 海洋上比较温暖,不会出现冷锋
17.下列与快行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是( )(双选)
A.北方冬春出现的沙暴大风天气 B.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
C.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D. 东北平原夏季的暴雨天气
D
D
C
AD
18.三峡水库建成后将使重庆市( )
A.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B.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
C.气温的日较差变小和年较差变大 D.气温的日较差变大和年较差变小
19.二氧化碳增多,能导致温度升高,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20.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下降
B.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C.干旱的地区将会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宜
温带作物的生长
D.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不会有所改变
21.有关臭氧层的破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氟氯烃化合物在低空分解,破坏臭氧层
B.氟氯烃化合物到平流层后,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
C.全球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D.皮肤癌患者增多
A
C
BC
BD
22.当北美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时,此时( )
A.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吹东南风
B.我国在亚洲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干燥
C.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我国东部大陆
D.我国东部进入多雨季节
23.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
A. 大气厚度和透明度 B. 地理纬度和大气透明度
C.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 D.太阳高度和大气厚度
24.下列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5.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C
C
AB
B
26.秦岭——淮河一线是( )
A.1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一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27.有关我国雨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说来,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
B.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
C.一般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出现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
D.伏旱出现时期,北方进入雨季
28.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 )
①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②南方白天时间比北方长 ③北方比南方更靠近冬季风源地
④由于山地对南下冬季风的削弱作用,使影响南方冬季风的势力没有北方强 A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9.同一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 B.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C.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D.气压低
BC
BD
D
C
30.下图中曲线为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示寒潮过境
B.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C.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晴朗天气
D.台风是该天气系统控制的结果
31、“南极臭氧洞”出现的时间大约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32、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晴天地面辐射强 B、晴天大气辐射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C
C
D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
(3)在各国首都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著名城市有
。
某地的气候要素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读图回答:
(l)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F1、F2、F3。
(2)回答:F1F2F3三个力的合力为 。
(3)图中虚线是 线。
(4)图中B点风速较A点 。其原因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是表示夏季还是冬季? 。
(2)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线,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线。
(3)图中③表示地面热量 ,③和④的联结点D地面温度为该日的 值。
(4)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也即大气热量由 的时刻。
读我国东部某地气温的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回答:
夏季
C
B
盈余
最高
14点
盈余转为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