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节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2、理解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
3、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4、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
的成因
5、理解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的特点
本课的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绘制风的形成示意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风的形成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通过简易天气图的阅读,能够分析封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的组成
-----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主 要 作 用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 汽
固体杂质
大气组成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2、大气成分的作用
问题: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有那些?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酸雨
阅读讨论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2、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3、在不同纬度,对流层
高度是否一样 为什么
4、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 原因是什么
5、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
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6、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
人类有何关系
7、读图,说明电离层与人
类的关系。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电
离
层
高层大气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阅读课文P37,归纳各大气层的基本情况:
大气
分层
气温垂直变化
规律
原因
空气
运动
天气
现象
与人类的
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随高度增加气温迅速升高
地面是直接热源,离地越高,气温越低。
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对流运
动显著
平流运
动为主
复杂
多变
天气
晴朗
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
线,为人类生存环
境天然屏障;大气
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有若干电离层,能
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
作用。
无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以辐射可见光为主的
短波辐射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读课本37页图2—2—2太阳辐射光谱示
意图,看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形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地 面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思考: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具有选择性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4)、大气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
大气上界
地 球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5、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2、大气的保温作用
选择吸收
太阳辐射吸收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地面辐射吸收
截留在
大气中。
大气逆辐射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2)对 能力很强,从而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1、大气的 特性
(1)对 能力很差,从而使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
2、 :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的热量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A
A1
A2
A
B
B1
B2
C
C1
C2
读左图,回答问题: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 ( )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具体表现为( )、( )、( ), A2更小的原因
是(
)。
3、C1表示( ),C1>A2说明了( )。
4 、B1称为( ),有霜的夜晚B1( )。
A
B、C
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反射
散射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月球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大气
上界
地球
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6、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