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9-12 16: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校: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型:歌唱课
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以富有弹性的的声音、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表现歌曲中劳动节奏的特点及乐观情绪。了解我国的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并在歌曲中获得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掌握重音及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了解五声调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视听、演唱、表现等形式,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教材分析
《军民大生产》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的一首陇东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劳动号子”,一段体结构,歌词朗朗上口,气氛热烈,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41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重新填词而成,歌曲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上中学,性格活泼好动,喜爱唱歌。本教材选用的歌曲《军民大生产》,歌曲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作品深受中学生欢迎。特别是中学生结合校园填词演唱,更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认识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及作用,并用热烈乐观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
难点: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切分、四十六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告诉学生这种体裁是劳动号子。
学生欣赏视频并回答:视频中的歌曲体裁你了解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军民大生产》
1、教师讲解:劳动号子主要的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即一人领唱众人和),歌词多即兴创作。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学习节奏一:敲击节奏加重音敲击节奏学习节奏二:敲击节奏切分节奏换成:四个十六分音符进行敲击。把“大”字延长一倍读,“啊”字不出声,心里默读。去掉啊字口读节奏。视唱歌曲旋律跟师视唱旋律二次视唱旋律(注意音准)三次视唱旋律(分析歌曲分为几个乐句?各个乐句之间有何异同?)(一段体,四个乐句,第1、2乐句节奏相同,第3乐句扩张为3小节,出现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第4乐句和第1乐句素材相似,结束音到主音“2”,商调式。)了解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6、聆听歌曲思考问题: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7、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指导学生分析歌曲表现的情景: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烈欢腾的;歌曲表现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特点:具有吆喝、呐喊的特点。作用: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步调、振奋劳动者精神、激发劳动者热情、鼓舞劳动者干劲的作用。8、师唱领唱,生唱齐唱,共同感受“一领众和”。注意装饰音再次完整演唱。10、背景介绍: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封锁,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为了反映陕甘宁边区居民当时那种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著名作曲家张寒晖根据陇东民歌(甘肃东部)的曲调填词改编了这首《军民大生产》。11、作者介绍:张寒晖(1902年-1946年),中国作曲家。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分组演唱歌曲,女生唱领唱部分,男生唱齐唱部分,完整表演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是怎样的?13、加上挥拳动作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动律。思考歌曲出现场景有那些?14、劳动号子的类型: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15、劳动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中国民歌三大体裁之一。
学生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劳动号子,然后听教师讲解劳动号子。2、学生学习节奏,加上重音口读节奏。3、通过节奏变化学习切分节奏。4、学生实践练习:口述:咚大啊大、
咚大大大、
咚大大大、
咚口述:咚大(啊)大、
咚大大大、
咚大大大
、咚口述:咚大
大、
咚大大大、
咚大大大、
咚5、学生学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学过的符号说出其作用。6、视唱熟悉歌曲旋律。7、分析歌曲。8、欣赏视频,聆听歌曲。9、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的是什么情景?10、学生填词演唱。11、学生完整跟唱歌曲,并回答:歌词有什么特点?劳动歌曲的特点及作用?12、学生听老师介绍这首《军民大生产》的背景。13、学生阅读屏幕上的文字,把作者介绍给同学听。14、请同学设计演唱形式,然后带着热烈欢腾的情绪,感受大生产运动热烈的劳动情景,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发声方法,用有弹性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15、学生跟伴奏填词练唱并回答:歌词内容都涉及到哪些劳动生活场景?16、了解劳动号子的种类。
积累劳动号子相关知识。体验歌曲重音记号节奏特点学习歌曲内节奏重点、难点通过节奏变换3、找出难点节奏练习,克服难点,学习切分节奏。4、总结歌曲《军民大生产》节奏特点:简单、多重复、带有律动性。5、分析、了解歌曲结构6、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7、初步完整感受歌曲。对歌曲有个整体印象,感受歌曲情绪,分析歌曲表现的内容。8、感受“一领众和”。完整演唱,检验节奏和音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能有助于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2、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13、旋律准确性的练习。通过分角色练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14、巩固歌曲,歌唱中体验歌曲情绪。1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创编歌词。
请用小组合作,利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进行歌词创编并演唱。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劳动号子这种歌曲体裁,学唱了歌曲《军民大生产》,了解了劳动歌曲在劳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过去那些只能靠人工、手工生产的年代里,人们靠在劳动中唱着劳动号子加油鼓劲,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代替了手工也致使这种音乐的体裁离当代的我们越来越远了,那是当年劳动者的那种精神,劳动号子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在影响着我们,就像我们在集体劳动中、在集体活动中为自己的队友、为自己的团队、为集体加油一样,让我们充满了力量,这是一种集体的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一起唱着劳动号子!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聆听感受


学唱感知


主体学习环节
实践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