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课件2.3 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21 (鲁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课件2.3 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21 (鲁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6-29 11: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492年
1493年
哥伦布
37天
22天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大规模流动,称为洋流。
1、洋流是什么?
一、洋流
2、 洋流


暖流
寒流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成因
性质
盛行风
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地 中 海
大西洋
由 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
风海流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信风带
西风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风带
东风带
世界洋流模式图
0
30
30
60
60
90
90
陆地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海区为中心形成
大洋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形成大洋环流。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海区为中心形成
大洋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形成大洋环流。
规律三:南半球40o附近海区,形
成 环绕全球的西风漂。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海区为中心形成
大洋环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形成大洋环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大洋环流
规律三:南半球40度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
西风漂流
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1492年
1493年
哥伦布
37天
22天


0度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沿岸气候
暖流 温 湿
寒流 温 湿




为什么西部 是沙漠呢?
而东部降水较多?
暖流使水温升高,蒸发加大,气流上升,降水多。
寒流使水温降低,空气不易上升,降水少。
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30oN
0o
30oS
亚欧大陆
非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60oS
60oN
四大著名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
北海道渔场
秘鲁渔场
上升流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交汇处
补偿流
形成
寒暖流
上升
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速某污染海域的 。
扩大 范围。
净化
污染
思考 科学家发现了南极州的企鹅体内有DDT(滴滴涕)了,为什么呢?
是你们干的。
1492年
1493年
哥伦布
37天
22天


0度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4、对航海的影响
逆洋流,耗时、费能、不安全
顺洋流,省时、节能、安全
一、洋流及类型
(概念、成因分类、性质分类)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海区、中高纬海区、北印度洋海区)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海洋航行)
以 海 区中心
阅读课本上的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
北半球: 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 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西岸
大洋东岸
2、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 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西岸 流
大洋东岸 流
南半球:南极大陆周围是 时针的 漂流。
副热带










西风
问题1、下图洋流环流是 半球的,在 纬的大洋环流。 A是在 影响下形成的 。
B是在 吹拂下形成的 或
者 。
问题2、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则表示的是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度则是 半
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为 流,D为 流,E为 流。
30°
A
B
C
D
E

中低
东北信风
北赤道暖流
盛行西风
北太平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秘鲁寒
东澳大利亚暖
西风飘
1 、 下图海洋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造成的(a>b>c) ,请判断洋流所在半球及流向。
A
a
b
c
a
C
b
c
B
c
b
a
c
D
b
a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
北半球
南半球
2、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 . 日本暖流 B . 北太平洋暖流
C . 秘鲁寒流 D . 西风漂流
1、风海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 海水密度,温度差异
B . 地转偏向力及陆地的形状
C . 大陆轮廓和近地面风带
D.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D
BD
3、有关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在南半球呈逆时针
B .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在南半球呈顺时针
C .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
D .环流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C
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__,原因_____
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__,原因_____
2. ____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中,
长波辐射是__,短波辐射是____.
3.东亚季风的成因是___,夏季其风向是___
南亚季风的成因是___,夏季其风向是___
4.产生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其越大,风力越__,
所以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___
高空中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
近地面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
5.冷锋的雨带位于___(锋前,锋后)
或者说位于___(冷气团,暖气团)一侧.
6.南半球气旋呈___时针旋转,中心气流___,
容易形成____天气.
7.夏季,北半球气压带中的____被陆地上的____
(名称)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8.俄罗斯北部不冻港的形成得益于____(洋流名称)
南美西部荒漠的形成是受到__的影响(洋流名称)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是夏季__时针冬季__时针.
9.解释大气的保温作用.
10.画出全球洋流模式图(暖流用红笔,寒流用黑笔)
假设其为太平洋,写出洋流名称,
用星号标出太平洋渔场所在位置.
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原因热源是地面辐射
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增高,原因该层中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中,
长波辐射是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短波辐射是太阳辐射
3.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是东南风
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其风向是西南风
4.产生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越大,风力越大,
所以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大
高空中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5.冷锋的雨带位于锋后(锋前,锋后)
或者说位于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一侧.
6.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旋转,中心气流上升,
容易形成降雨天气.
7.夏季,北半球气压带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亚洲低压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8.俄罗斯北部不冻港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南美西部荒漠的形成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是夏顺冬逆.
9.解释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世界洋流模式图
10.画出全球洋流模式图(暖流用红笔,寒流用黑笔)
假设其为太平洋,写出洋流名称,
标出渔场所在位置.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暖流
(高温) (低温)
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寒流
(低温)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