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3 09: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1章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学案
一、知识点
1.
一些物质_________或__________而离解成自由移动______的过程叫电离;
2.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_________,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__________;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3.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和无色酚酞试液,它们可以定性地测量____________。
5.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_______________,遇碱变成__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遇酸___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___。
6.pH表示溶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在____________之间。
7.
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____________,滴在________________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
二、学一学
例1:人体内一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血浆pH7.35~7.45
;胰液pH7.5~8.0
;胃液pH0.9~1.5
;胆汁pH7.1~7.3。其中显酸性的是---(
)
A.血浆
B.胰液
C.胃液
D.胆汁
解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中性。
A.血浆pH大于7
,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胰液pH大于7
,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胃液pH小于7
,呈酸性,符合题意;
D.胆汁pH大于7
,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2:“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果导片”
主要成分是酚酞,所以加入酸性和中性溶液颜色不变化,加入碱性溶液呈红色,白醋为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澄清石灰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故答案为: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红色
三、练一练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生石灰
D.氯化氢
2.经检验,四种溶液中除含有水分子外分别只含有以下离子,其中属于酸的水溶液的是---(
)
A.
H+、Na+、
S042-
B.
Ca2+、CI-
C.
H+、CI-
D.
Ba2+、
NO3-
3.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4.有三个实验操作: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硫酸溶液中加水。下列是溶液pH变化的三个图像
,与上述实验操作顺序相对应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5.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苹果的酸性比橘子强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C.草木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清洁剂为强酸性或强碱性
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碱类物质,这是因为它们---(
)
A.都能溶于水
B.水溶液都呈碱性
C.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电离产生的唯一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7.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aO
B.CO2
C.HCI
D.Cu(NO3)2
8.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了解到相关科学知识:“花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紫的等。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据此,小科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
,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
)小科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食醋”、
”酱油”或“黄酒”)。
(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HCI、NaOH
B.
HCI、NaCl
C.
NaOH、NaCI
D.
H2O、NaCl
9.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0.小科同学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自学了初中科学《九上第1章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的课程》后,对酸碱性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在家中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量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___(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11.
在科学课上,“胜哥”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
了一个化学魔术。
(1
)
“胜哥”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其实在衣服上“胜哥”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胜哥”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工作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