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表现包括(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饲养家畜
③最早种植粟
④过定居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3.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4.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今年的祭拜主题延续了以往的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轩辕帝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5.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
教人耕种与医药
D.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反映了(
)
A.
中国人想象丰富
B.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
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精神
D.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7.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
黄帝
B.
炎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8.下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
)
A.
种植粟
B.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C.
过着定居生活
D.
使用陶器
9.半坡原始居民位于我国黄河流域,为了挡风取暖,他们住的房子是(
)
A.
圆形的
B.
干栏式的
C.
半地穴式的
D.
现代式的
10.原始农耕生活时代,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
A.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C.
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11.某位同学写“北京人的一天”时,他用到的关键词语有“群居一起、粗糙石器、共同劳动、共同抵御禽兽、共同分享劳动果实”,那么,这位同学所描述的“北京人”生活阶段是( )
A.
远古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时期
12.十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依据是:(
)
A.
远古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13.如图,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种植水稻
B.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C.
学会粟的种植
D.
他们的首领是黄帝
14.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
)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半坡遗址
15.根据半坡和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谷物、陶器,以及建筑遗迹等,共同说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
A.
是最早的人类
B.
过着穴居生活
C.
进入了农耕定居生活
D.
建立了国家
16.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
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
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
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7.传说中,植五谷,发明舟车,养蚕缫丝,筑屋挖井,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华夏始祖是(
)
A.
燧人氏
B.
神农氏
C.
轩辕氏
D.
伏羲氏
18.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19.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
A.
蚩尤
B.
共工
C.
神农
D.
伏羲
20.下图所示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21.作为养蚕抽丝技术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唐朝人赵蕤为她写的碑文是:“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她就是
A.
嫘祖
B.
女娲
C.
尧
D.
舜
2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23.从古至今,人类某一社会组织领导人的产生方法众多,我国原始社会,人们民主推行部落首领的方法是(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任命制
D.
分封制
24.“禅让”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下列与“禅让”制有关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5.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聚落,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当你来到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遗址参观时,你看到了什么呢(
)
①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②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
③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④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硃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
请回答:
(1)引文讲的是什么传说故事?
(2)这个传说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什么事情?
28.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清明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4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今天主持2014年遥祭黄帝陵典礼,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这是马英九任内第4度主祭。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
(2)材料二“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二指出他的贡献有哪些?
(3)材料二、三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怎样的情感?
29.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
30.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三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
(3)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D2.
A3.
C4.
B5.
B6.
D7.
A8.
C9.
C10.
D11.
A12.
A13.
A14.
D15.
C16.
C
17.
C18.
A19.
A20.
B21.
A22.
C23.
B24.
D25.
B
26.
(1)大禹。
(2)三过家门而不入。
27.
(1)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2)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位于贤德之人,实行“禅让制”的事情。
28.
(1)汉族
(2)黄帝;创造了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或打败蚩尤部落,形成了华夏族)
(3)表达了后世子孙对黄帝的无限崇拜敬仰(崇敬)之情。
29.
(1)山顶洞人
(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30.
(1)北京人,约七十到二十万年前
(2)山顶洞人
(3)火的作用: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有利于缩短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制,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火还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的自卫及狩猎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