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册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跟踪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个长度进行4次测量的记录分别是15.26cm,
15.2cm,15.26cm,15.27cm,其中有错误的记录是___________
,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最终得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
3.(1)年月华为发布麒麟芯片,成为第一家有款芯片的广商,纳米是长度单位,=______;
(2)如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
4.(1)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___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刻度线;
(2)在“停表读数”实验中,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5.小明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忘了记录单位,请为他填补完整
(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18.18________;
(2)1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
6.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min______秒。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7.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导致的
C.读数时估读数字越多,误差越小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9.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一秒钟的是( )
A.人眨一下眼
B.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
C.人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
D.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如快速蹬楼)脉搏跳动一次
10.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全国各地在车站、机场等地开展体温检测。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额温枪在使用时到额头的距离。下列数据最接近人体实际情况的是( )
A.2dm
B.5cm
C.10cm
D.15cm
11.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三次测量分别是18.40cm、18.41cm和18.39cm,取其平均值18.40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18.4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B.18.40cm也可以记录成18.4cm
C.18.41cm中0.01cm是准确值
D.物体的长度可能略大于18.40cm
1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00mm=0.00025mm
B.2.5μm=2.5μm×103nm=2500nm
C.2.5μm=2.5μm×103=2500nm
D.2.5μm=2.5×10-3mm=2.5×10-6m
13.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2.36cm,2.83cm,2.37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7cm
B.2.367cm
C.2.36cm
D.2.48cm
14.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结果是1.273m,那么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μm
B.1mm
C.1cm
D.1dm
15.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下料时用螺旋测微器测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
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
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16.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 )
A.1min9.8s
B.9.8s
C.1min39.8s
D.2min9.8s
17.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下列数据,正确的记录结果为( )
A.0.184m
B.
C.
D.
18.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
19.同学们参加了今年槐荫区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为2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12s
C.女子800m成绩为240s
D.掷实心球成绩为8m
20.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17.47cm、17.30cm、17.48cm、17.49cm,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17.30cm
是错误数据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C.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四、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1)探究该实验所需物理器材有:铁架台、绳子、小球、和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______(选填“长”或“短”)。
(3)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像。(____)
(4)分析图2所示图像,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与成______关系。
(5)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____)。
(6)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_____)
参考答案
1.3.24-3.26
337.5
【解析】
[1]物体左端刻度为2.00cm,右端刻度为5.25cm,故物体的长度为
l=5.25cm-2.00cm=3.25cm
读作3.24cm-3.26cm均可。
[2]看停表分钟盘,时间应为5.5min与6min之间,超过了5分半钟,故秒钟盘指针指示的秒数应为37.5s。所以,时间应为5min37.5s,即337.5s。
2.15.2cm
1mm
15.26cm
【解析】
[1][2]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数据可判断,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时
0.1cm=1mm
所以应估读到0.01cm,因此有错误的数据是15.2cm,没有估读。
[3]为减小误差,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
≈15.26cm
最终得出该物体的长度是15.26cm。
3.
【解析】
(1)[1]因为,所以。
(2)[2]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铅笔左侧与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4.0cm~10cm
1
3.80
乙同学
正对
337.5
【解析】
(1)[1]刻度尺的量程即刻度尺能够测量的最大范围,由图可知,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
[2]分度值即刻度尺上1小格所代表的值,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和1mm。
[3]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甲可知,物体的长度为3.80cm。
[4]刻度尺使用时,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所以乙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5]读数时,为了不产生错误以及使误差更小,视线应该正对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
(2)[6]如图所示,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指在5min与6min之间,靠近6min;大表盘的分度值0.1s,由于分针靠近6min,故秒针的读数是37.5s,所以秒表的读数是5min37.5s,即
5.cm
min
【解析】
(1)[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小一些,所以应该是18.18cm。
(2)[2]1节课的时间是40min左右。
6.3
40.5
【解析】
[1]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2]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40.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0.5s。
7.C
【解析】
A.刻度尺的刻度要紧靠被测物体,故A错误;
BCD.要将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线对齐,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D
【解析】
A.选用任何精密的仪器都不可以避免误差,故A错误;
B.操作不正确导致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错误;
C.读数时估读只需要估读在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不是估读位数越多数值越准确,故C错误;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A.眼睛迅速眨一次,大约用时0.1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安静时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经历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远大于1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额温枪测额温一般要距离额头3-5cm,如果距离过远,则无法感应到额头温度,如果距离太近,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
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8.40
cm的测量结果也有误差,故A错误;
B.18.40cm不可以记录成18.4cm,这样测量结果没有估读值,故B错误;
C.对于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0.01cm不是准确值,是估读值,故C错误;
D.从测量结果分析,物理课本的的宽度的真实值可能略小于18.40cm,也可能略大于18.40cm,故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A.有
故A错误
B.有
故B错误
C.有
故C错误
D.有
故D正确
故选D。
13.A
【解析】
4次测量中,测量值均精确到1mm,有三次测量值在2.3cm与2.4cm之间,而有一次测量值为2.83cm,则2.83cm这个测量值是错误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多次正确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且平均值的精确程度与测量值应该是一一致的,所以,物体的宽度应该记为
故B、C、D错误,不符合题意;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解析】
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该物体的长度是1.273m,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01m,即为1cm。
故选C。
15.C
【解析】
ABC.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适合测量较小的物体,其精确度比一般的刻度尺要高,而课桌是大件物体,制作时不需要太高精确度,无需使用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所以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工具。故AB错误,C正确;
D.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其精确度越高,那么毫米刻度尺比厘米刻度尺的精确度高,故D错误。
故选C。
16.C
【解析】
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39.8s。故选C。
17.B
【解析】
刻度尺在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A.0.184m的数值8对应的单位是c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该数据记录错误,故A错误;
B.1.848m的数值4对应的单位是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该数据记录正确,故B正确;
C.18.4cm的数值18对应的单位是c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该数据记录错误,故C错误;
D.184.82mm的最后一位2是估读值,而倒数第二位的8对应的单位不是mm,所以该数据记录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18.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橡皮的起始端在1.00cm处,末端在3.15cm处,所以橡皮的长度为
L=3.15cm﹣1.00cm=2.15cm
故选C。
19.ACD
【解析】
A.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可以达2m,故A符合题意;
B.初中男子1000m跑成绩约为5min,合300s,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女子800m跑成绩约为4min,合240s,故C符合题意;
D.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可达8m,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20.BCD
【解析】
A.五次测量数据中,第三次的实验数据17.30cm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数据17.46cm、17.47cm、17.48cm、17.49cm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即0.1cm,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去除错误数据17.30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
≈17.48cm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不能被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21.甲
26.02
偏大
【解析】
(1)[1]读图可知,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2)[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3)[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22.刻度尺和秒表
长
正比
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30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
将表的摆长调短些
【解析】
(1)[1]由表中数据,要测量摆长及周期,故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2]由表格数据可知,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越长,
(3)[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4)[4]根据图像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的关系。
(5)[5]因为单摆摆动一个周期所需时间很短,所以可以采用累计法进行分析计算,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30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
(6)[6]若摆钟走慢了,说明钟表的摆动周期长了,所以应该将表的摆长调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