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4 14: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4.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诗积累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积累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诗积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古诗积累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字词学习
我会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
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


因为
我停车不走是
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zènɡ
liú
ɡài

cán





jūn
chénɡ
yóu
ào






复习回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作者简介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你能根据大家的交流,结合注释、插图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小组合作

:完,指败尽。
犹:依然,还。
傲霜:不畏寒霜。
擎雨盖
:指荷叶(比喻)。

:举,往上托


:枯萎、残败

傲:
坚强不屈的样子。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江上秋风动客
1、思念家乡之情。
2、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孤单、寂寞

思念家乡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最温情的情景是夜晚挑灯捉蟋蟀的回忆,感受到的是作者客居他乡的寂寞、郁闷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追忆留恋之情。
《赠刘景文》:最美的景色恰是在秋末冬初橙黄橘绿的时节,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鼓励。
我还积累了很多关于思乡的诗句“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