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列侯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春秋五霸
战国: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民族大融合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经济发展
农业:1.冶铁技术、铁质农具
2.牛耕
3.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工商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工商业主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1.是什么
2.为什么
3.争什么
4.意义
1.百家争鸣是什么?
“百家”:数量多,有儒、墨、道、法等
“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2.为什么要百家争鸣?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1.经济上:铁犁牛耕、井田制崩溃(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等进行改革,礼贤下士,士阶层崛起。
3.思想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3.百家争鸣争什么?
儒家:
A孔子:
(1)思想核心:仁,关爱他人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恢复礼乐制度,改良
(3)有教无类,著书立说(五经,论语)
B孟子:人性善
C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A老子:
(1)哲学思想:“道”,相互转化
(2)政治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庄子:逍遥自由(故事)
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胜
墨家: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以法为工具,中央集权
为什么观点会不一样?
(立场不一样,所处阶层不一样)
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墨子:代表下层老百姓利益
道家:代表没落的贵族
法家:代表地主阶级
4.百家争鸣有什么意义?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