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15:1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运用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区域认知
能够解释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原因。
2.综合思维
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3.人地协调观
通过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意识。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读图,回答:
1.太阳辐射按照波长分成了哪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2.太阳辐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光
波长小于0.4um
波长0.4-0.7um
波长大于0.76um
其中最主要的为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C
地球表面均温约22°C
近地面大气均温约22°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大气圈顶部输入的太阳辐射
被大气吸收
被地表吸收
地球表面
云层
大气
反射
大气
散射
地面
反射
被反射或射到宇宙空间
思考: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CO2
H2O
反射
散射
O3
散射的应用
削弱作用之一
参与的
大气成分
特点
削弱的辐射
形成的
自然现象
散射
空气分子、
细小尘埃

选择性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较大颗粒
的尘埃等

选择性
各种波长的
太阳辐射
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绘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地面增温
太阳
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地面辐射
射向宇宙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一小部分被地面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即地面辐射)。
大气增温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射向宇宙
地面辐射
射向宇宙
大气增温
1.计算5月6日与5月7日的气温日较差,哪一天的昼夜温差大?
5月6日
2.观察5月6日和5月7日的天气情况,哪种天气情况下昼夜温差大?
3.尝试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晴朗的天气
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地面升温快;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快,所以晴天昼夜温差大。
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地势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晴朗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阴天
相反
②天气
1.在深秋和第二年的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有何作用?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运用所学原理,解释《闯关东》中的地理现象:
1.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
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读图,思考: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白天由于月球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很低,因此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2.说明上述辐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白天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地球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因此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温室气体
(CO2、CH4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
变高
全球变暖

备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氟利昂、甲烷(CH?)等。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思考: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A为高空:
远离地面,接受地面辐射少。
B为山顶:
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A
B
【典题训练】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下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削弱大气逆辐射
B.削弱太阳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2)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C
B
地面
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大气
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课堂小结】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的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A
A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2题。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千刷白高度统一拉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
②杀菌、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降低交通噪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千刷白高度统一拉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4.关于树木涂白的热力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地面辐射,使地面增温,保暖树
B.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
C.吸收地面辐射,储存热量,提早发芽、开花
D.吸收太阳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储存更多养分
B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
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
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6.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