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运用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区域认知
能够解释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原因。
2.综合思维
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3.人地协调观
通过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意识。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读图,回答:
1.太阳辐射按照波长分成了哪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2.太阳辐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光
波长小于0.4um
波长0.4-0.7um
波长大于0.76um
其中最主要的为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C
地球表面均温约22°C
近地面大气均温约22°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大气圈顶部输入的太阳辐射
被大气吸收
被地表吸收
地球表面
云层
大气
反射
大气
散射
地面
反射
被反射或射到宇宙空间
思考: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CO2
H2O
反射
散射
O3
散射的应用
削弱作用之一
参与的
大气成分
特点
削弱的辐射
形成的
自然现象
散射
空气分子、
细小尘埃
有
选择性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较大颗粒
的尘埃等
无
选择性
各种波长的
太阳辐射
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绘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地面增温
太阳
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地面辐射
射向宇宙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一小部分被地面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即地面辐射)。
大气增温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射向宇宙
地面辐射
射向宇宙
大气增温
1.计算5月6日与5月7日的气温日较差,哪一天的昼夜温差大?
5月6日
2.观察5月6日和5月7日的天气情况,哪种天气情况下昼夜温差大?
3.尝试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晴朗的天气
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地面升温快;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快,所以晴天昼夜温差大。
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地势
地势高
大气稀薄
→
→
→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
→
昼夜温差大
天气晴朗
→
→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
→
昼夜温差大
阴天
相反
②天气
1.在深秋和第二年的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有何作用?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运用所学原理,解释《闯关东》中的地理现象:
1.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
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读图,思考: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白天由于月球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很低,因此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2.说明上述辐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白天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地球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因此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温室气体
(CO2、CH4等)
排放
增多
→
→
→
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增强
→
→
气温
变高
全球变暖
→
备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氟利昂、甲烷(CH?)等。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思考: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A为高空:
远离地面,接受地面辐射少。
B为山顶:
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A
B
【典题训练】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下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A.削弱大气逆辐射
B.削弱太阳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2)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C
B
地面
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大气
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课堂小结】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的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
A
A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2题。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千刷白高度统一拉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
②杀菌、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降低交通噪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千刷白高度统一拉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4.关于树木涂白的热力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地面辐射,使地面增温,保暖树
B.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
C.吸收地面辐射,储存热量,提早发芽、开花
D.吸收太阳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储存更多养分
B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
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
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6.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