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致云雀》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2.4《致云雀》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07: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致云雀》这篇课文时外国诗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我们从小到大学的外国诗比较少,本人对于外国诗的领悟也比较少。因此,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课外的素材资料。另外,根据新课标要求,本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文多在于介绍诗人雪莱,以及浪漫主义的手法,云雀的形象。
学情分析:根据杨正区的理念,要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要让学生期待这堂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乐趣。所以,在课堂中,把握几个中心的东西,其它的东西,没有必要反复讲。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雪莱的相关常识,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理解云雀的象征含义。
3.赏析诗歌使用的浪漫主义手法,诗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
4.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目标2和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用具:PowerPoint,seewo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雪莱名句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吧!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二、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踏上其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代表作有《西风颂》《致云雀》等。
2.本文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1820年夏天的一个黄昏,雪莱在郊外散步是听到云雀的叫声有感而作。在雪莱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这首诗中,雪莱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好理想和艺术追求。
3.抒情诗简介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4.云雀是什么?
云雀,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振翅飞行时鸣唱,接着作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以食地面上的昆虫和种子为生。有高昂悦耳的声音。
三、主旨探究(是何)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云雀和云雀的歌声。
2.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1)中心意象;
(2)中心意象的特点;
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漏、播撒歌声,体现了诗人不求名利。
3.作者想借助意象表达什么(主旨)。二者有什么关系?
云雀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对生活充满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
诗人通过云雀这一意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四、结构(为何)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见《师说》19页。
五、赏析批评,写作特色。(若何)
1.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最显著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比喻。
(1)在内容上,将云雀比喻成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等等,用浪漫的手法写出云雀的姿态和品格。
(2)在结构上,运用比喻反复咏叹云雀,连续性的比喻串联了文本,构建了精美的诗歌结构。
(3)在主题上,诗人将云雀比喻成各类事物,这些喻体都是美好的,代表着诗人向往自由没有的情感。
(4)艺术手法上,比喻生动形象,把云雀比喻成各类美好的事物,生动形象,有利于让读者了解云雀的特征和象征。
(5)在情感表达上,
2.你认为本诗中哪一段或哪一句写得最好?
3.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着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来表现客观现实,抒发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来塑造形象。比如《致云雀》一诗中,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六、运用与课后(如何)
1.请以一种生物作为写作对象,联系你或忧郁或欢快的青春,写下不少于20行的诗歌。(尽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