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排球发、垫技术学习及运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排球发、垫技术学习及运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3 08: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排球发、垫技术学习及运用》教学设计
执教: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和落实“树德育人”的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排球发、垫技术的自主练习使同学们明确技能习得的过程及方法;结合排球专项化教学使同学们感受到排球运动的真正魅力;大密度、大强度教学理念的贯彻使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体育课;课堂中的教师评价及学生课后评价量表的自主评价使学生明确本课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解决课堂问题,能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而更好的指导学习。同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表扬,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善于抓住德育教育时机,强调在重视技能获得和体能获得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规则意识,坚韧不拔,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核心素养的养使成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做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
1、排球:学习发、垫球组合技术
2、比赛:技能运用
三、教材分析
排球运动在学校开展的并不是很广泛,这主要和排球运动复杂而又细腻的技术以及场上队员的密切配合有关。但排球运动又是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因为排球运动可以有效反映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学习过程应用情景之间的关系。排球运动更加体现学生技能的习得过程、态度行为、体育品德的形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排球专项化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技能获得的方法及过程,在比赛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技术动作,促使知识、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由于学校场地受限,同时降低学习学习难度,将自制场地,分别画4个7x7平方米的排球场地。网高2米左右,以羽毛球网代替排球球网进行简易比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发、垫球部位的准确及稳定性。
2、教学难点:在比赛状态下合理技术的串联运用。
五、学情分析
我校为排球传统校,学生对排球技术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排球简单的发、垫动作,但将所学的技术运用到情景当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缺乏团结协作能力,抗挫折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体育习惯,不能针对技能的获得以及行为态度进行评价,因此在技术学习的同时,创设排球比赛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合理的将所学知识、技能合理运用到情境中。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导学案的方法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解决的主要问题;课中教师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以及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评价量表来进行自我评价,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认识到自我的不足,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及团结协作能力。
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排球运动基本比赛规则并基本掌握排球发、垫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基本的发、垫练习,掌握基本的发、垫技术并合理的运用在比赛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及善于解决问题以及抗挫折能力。
教学流程
自垫球练习
两人3米对垫
分组隔网对垫练习
递进式上手发球练习
递进式发球、尝试接发球练习
4对4小组比赛
6分钟体能练习
1、课堂常规(1分钟)
2、深入激发阶段(7分钟):强调热身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的球操练习,主要有①持球转肩
②持球转腰③持球俯背④持球踢腿练习,每个动作2个8拍。同时,为了充分热身,以学过的简单技术动作进行热身。主要采用自垫球、两人对垫的方式进行热身。即达到了热身的目的也巩固了垫球动作。在安排练习的同时,设计好每个动作的衔接,交代清楚每个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分组情况。
3、合作学习、探究运用阶段(29分钟):
(1)先抛出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练习
(2)在基本部分,主要进行分组隔网对垫练习、递进式上手发球练习
递进式发球、尝试接发球练习、4对4小组比赛、6分钟体能练习。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内容,首先使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练习。其次,为了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将学生分成四个场地进行练习,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次数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技能习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规则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隔网对垫练习:主要练习学生对排球的控制能力及体验垫球成功过网后带来的乐趣,并为下一个练习做好准备。
递进式上手发球练习:通过在4米、7米、9米的线上发球,成功后前进,失败后退后,连续完成7米、9米线处的发球10次为优秀。
递进式发球、尝试接发球练习。在进行递进式上手发球练习的同时,同伴进行尝试性的接发球,为下一步技术合理运用到比赛中做好准备。

在比赛中,教师设定规则:1.按小组进行比赛,优先得到十分的获胜。2.在本方半场内最多击球四次过网,每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3.进行顺时针的位置轮换。4.每局十分制5.每小组4人上场,一人裁判,一人记录。6.一局一胜制,最后决出冠军小组。(比赛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及时评价并进行体育行为习惯教育及优良的品格教育)
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合理运用,学会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比赛规则,具有规则意识,在胜负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比赛结束后,进行小组自评,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评价本堂课。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否完成的目标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以及不足和优势,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

6分钟体能训练,主要是结合排球专项化教学,采用4米的快速移动5个来回,三组,间歇时间1分钟。以及原地起跳拦网,每组20次,共三组。组间间歇1分钟,全面锻炼学生的移动能力及弹跳。提高学生肌肉耐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在连续练习中,体验极点的产生,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
4、
身心放松阶段(三分钟):不调动队形,原地进行放松运动,主要以肩静态拉伸、站位侧面拉伸、坐位正面拉伸、站位单腿后拉伸等静态拉伸为主,动作每个2个8拍。
讲评:教师本课小结和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学生进行量表自评。
主要告知学生现在的学习不单单是技术动作的学习,要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步过渡到技能的运用水平,让学生在情景当中,更多的关注人际交往,团建协作,互帮互助,以及克服困难等品德的养成。
八、教学预计效果
1.
85%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60%的同学能够较好的掌握并能够运用到比赛中。
2.
预计本课学生的强度为中上等,练习密度为55%-65%
预计平均心率:130次/每分-140次/每分
预计最高心率:155次/每分-170次/每分
场地器材
排球场四块、排球40个
教案
教学
内容
1、排球发、垫技术学习及运用
2、排球比赛
教学
对象、人数
高一年级5班
40人




1、认知目标:了解排球运动基本比赛规则并基本掌握排球发、垫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基本的发、垫练习,掌握基本的发、垫技术并合理的运用在比赛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及善于解决问题以及抗挫折能力。
重难难点
重点:发、垫球部位的准确及稳定性
难点:在比赛状态下合理技术的串联运用。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
次数






1、集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
4、安排见习生。
1、教师语言导入,以提问引入课题。
2、教师宣布课内容、目标,做好学习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3、教师下达口令。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仔细听教师讲解,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及目标。
?
组织:
四列横队
*****
*****
○○○○○
○○○○○

注意力集中、
精神饱满
1’







热身准备:
1、每人一球,进行球操热身
①持球转肩
②持球转腰
③持球俯背
④持球踢腿
2、垫球练习
①原地垫球100次
②两人对垫40次
1、教师引导学生热身,提醒运动前热身的必要性。
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球操练习,并监督学生进行自垫和互垫球练习。
3、强调运动安全
1、学生理解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养成热身习惯。
2、动作舒展,充分热身。
3、注意安全,控制好垫球距离,并思考垫球中,如何使同伴更好的接垫球。
组织:
*****
*****○○○○○
○○○○○

2’
5’
2×8
40
20
?
?











隔网对垫30次,两人距离为6米。
四米线、七米线递进式发球,每人完成10次发球。
在递进式发球中进行接发球练习,每人10次,交替进行。
四个小组,4对4比赛,结束后胜对胜,负对负交差比赛。
体能练习
①4米快速移动3组
②面对面起跳拦网3组
1、每人一球,隔网对垫,要控制球的高度和远度。
2、两人一组进行递进式发球,从四米线开始,成功后退到七米线,失败后前进到四米线。
3、两人一组进行发球、接发球练习。鼓励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胆尝试。?
4、教师简述本课比赛的方法、规则并组织学生在四个场地比赛。
5、在音乐背景下,由老师和一名学生带领大家连续完成所有练习。
体会两人隔网对垫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注意抛球的稳定性,并按规则发球(上手)。
认真练习,尝试垫起并垫稳同伴的发球。
?
比赛进行轮转换位,积极比赛,争取获胜。
小组填写评价量表
5、根据音乐节奏集体循环练习。
发展学生快速移动及弹跳力量。提高肌肉耐力。
?
组织:

组织:
组织:
同上
?
?

组织:集体练习。
5’
5’
5’
8’
6’
20
10
10
5
20




肩静态拉伸
站位侧面拉伸
坐位正面拉伸
站位单腿后拉伸
小结本课:
归纳评价
收还器材,宣布下课
1、教师组织放松。
2、教师与学生一同评价。
3、小结本次课的情况,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4、为学生强调放松的重要性,迫使学生形成放松习惯。
1、认真做好静态拉伸,动作柔和,舒展。
2、积极参与测评。
3、注意听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4、归还器材,
师生互道再见。
组织:
四列横队

**********
○○○○○
○○○○○
2’
1’
4
x8
预计心率曲线
练习密度
与心率
55-65%,135-14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