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05:59:23

文档简介

凉山州西昌天立高2020级高二上期入学考试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试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在答卷上;
3.考生须将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填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5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等五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完成1~2小题。
1.
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
)
A.
水资源承载力
B.
能源承载力
C.
水环境容量
D.
大气环境容量
2.
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
)
A.
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
能源总量大幅下降
C.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
区域内人口量增加
右图为“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读下图,完成3~4题。
3.
图中A、B和C分别代表
(
)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4.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价比较便宜
B.
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
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
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下图为“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
图中所示农业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A.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
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6.
图甲中展示的农业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乳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解放前,中国有东北、新疆、海南三地分别为“北大荒”、“西大荒”、“南大荒”,合称“三大荒”。我国农业分布格局有“东耕西牧”之说。下图为“三大荒”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7~10题。
7.
“南大荒”现我国冬季瓜菜种植基地,其冬季瓜菜能远销我国北方主要得益(

A.
当地冬季瓜菜质最好
B.
我国交通及通信设施的完善
C.
当地农业科技的进步
D.
北方瓜菜市场需求量扩大
8.
“西大荒”现己成为我国棉花主产区,其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全年高温
②冰雪融水,灌溉条件好
③降水丰富
④夏季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
“西牧”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
降水丰富
B.
草原面积大
C.
交通便利
D.
劳动力充足
10.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萨赫勒地区西起大西洋,东抵红海,在传统上,以富拉尼人和图阿雷格人为主的氏族祖祖辈辈在此进行游牧活动。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化畜牧业出现,该地区荒漠化加速,目前为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萨赫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萨赫勒地区由北向南的植被类型变化应为(

A.
荒漠向森林变化
B.
草原向荒漠变化
C.
荒漠向草原变化
D.
森林向荒漠变化
12.
萨赫勒地区20世纪以来荒漠化加速的原因不包括(

A.
农作侵入牧区
B.
人口增长过快
C.
牲畜品种增加
D.
牲畜数量增加
13.
针对该地的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划区轮牧,限制载畜量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森林,防风固沙
④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⑤大量抽取地下水,利用地下水浇灌,调节当地气候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咸海是位于中亚半干旱气候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上世纪四十年代苏联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在咸海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该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据此完成14~16题。
14.
关于咸海面积缩小给这一地区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流域风沙活动增强②湖泊周边温差增大③气候条件变得干旱④湖中鱼群密度增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为防止咸海湖面继续缩小,对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开釆地下水源
C.
植树造林
D.
调整农业结构
16.
由于咸海湖面缩小,多个国家开始拆除该流域内河流上的大坝。与拆坝前相比,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A.
大坝上游洪水期水位上升
B.
大坝上游汛期出现的月份提前
C.
大坝下游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D.
大坝下游汛期持续时间变长
下图是秦岭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MN两地年降水量差值约为(

A.
250mm
B.
450mm
C.
650mm
D.
850mm
18.
造成M、N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低
B.
季风环流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蒙古国人口约300万,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该国煤炭勘探储量非常丰富,大部分可露天开采。但当地牧民家庭至今依然主要采用樵采和烧牛粪的传统方式解决生活用能问题,难以使用家庭电器。近年来,过度樵采成为该国荒漠化的重要原因。据此完成19~20题。
19.
蒙古国牧民家庭现在多釆用传统方式解决生活用能的原因可能是(

①煤炭开采困难
②居住分散不利于供电
③牛粪和灌木分布广
④传统能源成本低廉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
为减轻过度樵采带来的荒漠化问题,最可行的措施为(

A.
立法严禁砍伐灌木
B.
推广便携式太阳能发电设备
C.
改变游牧传统习俗
D.
大力开挖煤炭解决家庭用电
2020年12月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吉林长岭一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如今,京津冀地区已经迎来了来自俄罗斯的清洁天然气。据此完成21~22题。
21.
该管线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高寒缺氧
B.
冻土广布
C.
台风频发
D.
地形崎岖
22.
该管线投入使用会带来的影响是(

A.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B.
解决中国能源短缺
C.
俄罗斯经济完成转型
D.
缓解华北冬季雾霾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西海固人民建设自己家乡的故事,该地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农业生产长期依赖黄河水灌溉。剧中村民在专家的带领下种植反季节上市的双抱菇以脱贫。双胞菇属于低温菌类,不耐严寒和播种后30—40天采收上市。据此完成23~25题。
23.
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为(

A.
土壤
B.
水源
C.
热量
D.
光照
24.
剧中村民们生产的双抱菇上市季节应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5.
近年来,该地区发展了平菇、香菇等多种低温菌类产业,其主要目的是(

A.
延长产业链
B.
提升双抱菇销量
C.
拓展市场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下图示意20世纪50年代以来某工业部门的布局变化。据此完成26~28题。
26.
该工业部门可能为(

A.
电子装配
B.
汽车制造
C.
化学加工
D.
服装设计
27.
该工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的主导因素是(

A.
政策
B.
劳动力
C.
市场
D.
原料
28.
90年代该工业大量转移至广东省,对广东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环境承载力
B.
显著带动餐饮零售业发展
C.
加快城市化进程
D.
加大资源跨区域调配数量
南美洲小城乌斯怀亚依山傍水。春末部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沽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比格尔水道(海峡)和青山(森林)白雪(冰川)之间,水道对岸智利境内的雪山也历历在目,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读乌斯怀亚的位置图,完成29~31题。
29.
图示区域的盛行风为(

A.
东风
B.
南风
C.
偏西风(西北风)
D.
东北风
30.
乌斯怀亚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最可能密布(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细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热带季雨林
31.
比格尔水道波光粼鄰而不是巨浪滔天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西风带,风力大
B.
受极地高压控制,风力小
C.
海峡的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
D.
地处背风坡,风力较小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32~34题。
32.
据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知,该地降水量大的月份主要为(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月一次年2月
33.
据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4.
综上,判断该地冬季气候特点是(

A.
温和多雨
B.
高温多雨
C.
寒冷干燥
D.
寒冷少雨
下图为新疆吐鲁番地区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少,11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低于0℃。读图,完成35~36题。
35.
图示该河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

A.
雨水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
36.
甲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降水量较少.燕发量较大
B.
温度较低,融雪量较少
C.
水分下渗量较大
D.
春季农业灌溉引水量较大
下图是北半球中玮度某平直河道及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下图完成37~39题。
37.
图示②③④各岩层按岩石成因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为岩浆岩
B.
均为沉积岩
C.
均为变质岩
D.
②为沉积岩,③④为岩浆岩
38.
根据地转偏向力原理,判断该段河流的流向应是(

A.
自南向北流
B.
自北向南流
C.
自西向东流
D.
自东向西流
39.
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A.
断裂下沉是M地沉积物形成的主因
B.
图中岩层①、②、③、④形成顺序为④-③-②-①
C.
图中M地沉积物比岩层②形成的时间早
D.
图中M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下图),回答40~41题。
40.
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针叶林
41.
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A.
莽山
B.
武夷山
C.
神农架
D.
宝天曼
小强的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小强都随妈妈去上海度假;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上海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上海上中学,2015年小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小强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南地区考察。据此回答42~43题。
42.
小强及家人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暑假和妈妈去上海度假
②小强到北京上大学
③妈妈调到上海市任教
④小强去西南地区考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3.
小强的爸爸去上海工作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区建设
B.
上海的城市问题少
C.
上海的气候条件宜人
D.
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4~45题。
44.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
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
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45.
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
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
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
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四川古称“蜀国”和“蚕丛之国”,蜀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丝织工艺锦缎。丝绸之路上不断出土的蜀锦是其行销海外的历史见证,但是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新疆和田地区却有出土。据此完成46~47题。
46.蜀锦起源于四川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官府扶持
B.原料充足
C.技术精湛
D.水运便利
47.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
B.气候潮湿,不易保存
C.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D.战事频发,损毁严重
下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下表是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的因素统计表,据此回答48~50题。
影响因素
很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重要程度得分
原材料价格上涨
12
16
4
2
81.8
劳动力成本上涨
26
8
2
0
98.8
其他成本上升
6
12
7
9
66.2
管理费用上升
4
10
9
11
69.1
48.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50.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需要维持的生产量是(

A.Q1
B.Q2
C.Q3
D.Q4
近年来,肯尼亚80%的鞋业市场被中国和印度占据,目前,肯尼亚致力于吸引中国鞋业投资肯尼亚皮鞋生产。肯尼亚是许多关税及投资促进和保护协议的成员国,如《多边贸易ACT协议》《非洲发展和机遇法案》等。通过这些协议,肯尼亚直接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欧美以及东南非共同体都享受免税或非常优惠的政策。读肯尼亚位置图,完成51~53题。
51.肯尼亚本土制鞋业竞争力弱于进口鞋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协作条件差
B.基础设施不健全
C.技术落后和资金短缺
D.原料短缺
52.与我国国内相比,我国制鞋企业在肯尼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出口较容易
C.生态环境优越
D.海运更便利
53.将制鞋工厂转移至肯尼亚的中国鞋业公司,其总部的重点发展方向是(

A.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规模效应
B.原材料和鞋面等辅助材料生产
C.产品设计、品牌及销售网络建设
D.向非洲生产工厂培训产业工人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如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54~55题。
54.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
A.南高北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
D.东南高,西北低
55.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
A.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驻留在南极的科学家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南极温室(见下图)自己种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自控系统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灌溉泵和营养液。根据目前设计,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完成56~58题。
56.与普通温室相比,南极温室(

A.结构轻便
B.能源消耗少
C.环境污染小
D.密闭性强
57.与海运调入的蔬菜相比,南极温室种植的蔬菜(

A.农药残留多
B.生产成本低
C.营养价值高
D.品种丰富多样
58.目前,南极温室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青菜,主要考虑的是青菜(

A.对温度要求低
B.对光照要求低
C.需求量大
D.生长周期短
第Ⅱ卷
综合题(共42分)
二、综合题
5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热带雨林密布,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岛屿西部地区存在稀树草原。稀树草原是炎热、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连续的禾草之上有稀疏的乔木。下图为海南岛区域图。
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海南岛河流众多,试从流量、流速、结冰期三方面归纳海南岛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推测海南岛高速公路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分析岛屿西部稀树草原的成因。(10分)
6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河南省鹿邑县村民普遍养羊。20世纪70年代,该县形成多家尾毛加工作坊,将羊毛和各地收购的动物毛进行初加工后,通过外贸公司销往日韩化妆刷生产企业。90年代,一批鹿邑人到沿海地区设厂,直接为国外知名企业代工化妆刷系列产品,获得丰厚利润。2015年,鹿邑县实施“凤还巢”工程,规划建设了占地800多亩的化妆刷产业园(如图),吸引外出民工返乡创业。目前,该园区已集聚了130多家化妆刷制造企业,在这里纯手工制作的化妆刷贴上欧莱雅、香奈儿等国际品牌后,漂洋过海抵达法国、美国、韩国等。目前鹿邑县已发展成为“中国化妆刷之乡”。
从原料角度,分析20世纪70年代鹿邑县尾毛加工作坊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分析鹿邑县化妆刷产业园吸引众多企业入驻的区位优势。(6分)
(3)请为鹿邑县进一步打造“中国化妆刷之乡”提出合理建议。(4分)入学考试地理答案
CCABC;ABCBD;CCBAD;CCBCB;BDBBC;ABCCA;DBCAC;DBDBA;DBDCC;BBCCD;CBCBD;DCD
【答案】1.
C
2
C
【1题详解】
表中数据信息表明,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选项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信息表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对于能源承载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提高能源承载力,排除A。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B。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可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上升,从而提高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选项C符合题意。区域内人口量增加不能影响能源承载力,排除D。故选C。
【答案】3.
A
4.
B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A在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因此A为商业区;图例B位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住宅付租能力最强,方便购物和上下班,因此B为住宅区;图例C在最外围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因此C为工业区。A正确。
【4题详解】
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在区位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城市外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正确答案选B。
【答案】5.
C
6.
A
【5题详解】
我国东北小麦种植区纬度高,地处中温带,热量条件差,A项错误。两个区域地形都是平原,并且都是著名的黑土分布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项正确。
B、D两项叙述的均不是自然条件。故选C。
【6题详解】
图甲中所示的区域是美国著名的小麦带和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正确。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图甲中所示的区域位于降水较多的平原,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误。美国的乳畜业分布于东北部地区,C错误。故选A。
【答案】7.
B
8.
C
9.B
10.D
【7题详解】
“南大荒”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相比全国水热条件较好利于种植反季蔬菜;能远销到北方各地,主要得益于我国交通及通信设施的完善。冬季北方瓜菜数量少,当地冬季瓜菜质不是原因;当地农业科技的进步影响小;北方瓜菜市场需求量扩大不是主要因素。故选B。
【8题详解】
“西大荒”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夏季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棉花品质好;冰川融水,灌溉条件好。棉花冬季不能生长,气温年较差大不是影响因素;“西大荒”多荒漠,土壤并不肥沃;故选C。
【答案】11.
C
12.
C
13.
B
【11题详解】
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萨赫勒地区北部紧邻撒哈拉沙漠,南部为苏丹草原地区,所以,萨赫勒地区由北向南的植被类型变化应为荒漠向草原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20世纪以来荒漠化加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导致的,该地为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增大,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过度开垦,使农作侵入牧区;而牧区增加牲畜数量,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ABD不符合题意。牲畜数量大量增加会破坏草场,加剧荒漠化,但牲畜品种增加与荒漠化加速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
【13题详解】
划区轮牧,限制载畜量可以保护草场,①正确。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②正确。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恢复自然植被,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④正确。在荒漠化的土地上,水源缺乏,不适宜大量种植森林,③错误。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根系较浅的植被无法获得水源而枯死,会加剧土地荒漠化,⑤错误。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4.
A
15.
D
16.
C
【14题详解】
咸海面积缩小,周围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周围沙尘暴频繁发生,①正确;湖泊面积缩小,调节作用减弱,湖泊周围温差增大,②正确;湖泊面积减少,蒸发减少,气候变得更加干旱,③正确;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水环境恶化,鱼群减少,④错误。A①②③正确。故选A。
【15题详解】
咸海不断缩小的人为原因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流域的人们为了扩大农业规模,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所以应该调整农业结构,减少旱作灌溉农业的比重,D正确。修建水库、开釆地下水源、植树造林都不是减少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流域用水量的合理措施,ABC错误,所以选D。
【16题详解】
拆坝之后,大坝上游洪水期水位下降,A错误;大坝上游汛期出现的月份不会提前,B错误;丧失了大坝的调节作用,导致大坝下游流量年际变化增大,C正确;不会导致大坝下游汛期持续时间变长,D错误。所以选C。
【答案】17.
C
18.
B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M降水量约为1200mm,N地降水量约为550mm,所以降水量差值约为650mm,选C。
【18题详解】
此地位于秦岭,为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根据图示信息,N处于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M是北坡、背风坡,则降水少,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环流,选B。
【答案】19.
C
20.
B
【1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蒙古国地广人稀,且有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牧民居住分散且不固定,无法集中供电,且成本较高;而传统能源例如牛粪和灌木来源广,易获得且成本低廉,因此蒙古国牧民家庭现在多釆用传统方式解决生活用能,②③④正确。“该国煤炭勘探储量非常丰富,大部分可露天开采”,①错误。所以选C。
【20题详解】
立法严禁砍伐灌木,不可行,A错误;推广便携式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减少樵采,B正确;有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所以改变游牧传统习俗不现实,C错误;牧民居住分散且不固定,无法集中供电,且成本较高,D错误。所以选B。
【答案】21.
B
22.
D
【21题详解】
该管线穿过我国东北地区,沿线气候冬季寒冷,冻土发育,B正确;主要地形为东北平原,AD错误;受台风影响小,C错误。所以选B。
22题详解】
该管线调入区为京津冀地区,不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A错误;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但是不能解决,B错误;能够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够使其完成经济转型,C错误;能够减少京津冀地区的矿石能源的使用,缓解雾霾,D正确。所以选D。
【答案】23.
B
24.
B
25.
C
【23题详解】
“西海固农业生产长期依赖黄河水灌溉”说明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B正确。黄土较肥沃,土壤不是限制性因素,A错误。位于暖温带,热量不是限制性因素,C错误。光照充足,光照不是限制性因素,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双胞菇属于低温菌类,不耐严寒和播种后30—40天采收上市”,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双胞菇属于低温菌类,冬季虽然气温低,但不会影响上市,D错误;双胞菇属于低温菌类,播种后30—40天采收上市,夏季气温高,不易存活,反季节上市应该是夏季上市,B正确。春秋季对其生长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该地区发展了平菇、香菇等多种低温菌类产业,品种增加,主要目的是拓展市场,满足市场对菌类产品的多样化需求,C正确。发展了平菇、香菇等多种低温菌类产业,没有延长生产链,只是增加了品种,A错误。可能减少双抱菇销量,B错误。发展了平菇、香菇等多种低温菌类产业,品种增加,没有提高土地利用率,D错误。故选C。
【答案】26.
A
27.
B
28.
C
【2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该工业部门逐渐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装配、汽车制造、化学加工、服装设计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是电子装配。所以选A。
【2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该工业部门逐渐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产业转入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所以选B。
【28题详解】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90年代大量转移至广东省,降低了环境承载力,A错;对餐饮零售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不显著,B错;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C正确;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没有影响,D错误。所以选C。
【答案】29.
C
30.
A
31
D
【29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52°S~56°S之间,可判断出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C正确。
【30题详解】
乌斯怀亚位于52°S~56°S之间,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
【31题详解】
从图中看,比格尔位于52°S~56°S之间,受盛行西风影响,应该风力大,但该地波光粼鄰而不是巨浪滔天,说明风力较小,主要原因是地处背风坡,D正确。
【答案】32.
B
33.
C
34.
A
【32题详解】
从图中看,6—8月降水量增加最快,说明该地降水量大的月份主要是6—8月,B正确。
【33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7月份与最热月温差最大,说明该地最冷月为7月,C正确。
【34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7月份与最热月温差最大,说明该地最冷月为7月。6—8月降水量增加最快,说明该地降水量大的月份主要是6—8月,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A正确。
【答案】35.
C
36.
D
【35题详解】
图中河流流量与温度呈正相关,汛期出现在夏季,可判断出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C正确。由材料“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少”可知,不可能是雨水补给,A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汛期在春季,B错。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形成明显汛期,D错。
【36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时段为5月,流量较小的原因是春季农业灌溉引水量较大,D正确。该地各月降水较较少,夏季气温最高时蒸发量更大,A错。从图中看,甲时段气温比3、4月高,B错。水分下渗量季节差别不大,C错。
【答案】37.
B
38.
D
39.
B
【37题详解】
图示②③④岩层一层一层的,有层理,均属于沉积岩,B正确。
【38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该河流南岸有沉积物,北岸没有,说明该河南岸堆积北岸受侵蚀。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受侵蚀,左岸堆积,可推测出河流自东向西流,D正确。
【39题详解】
M地沉积物形成的主因是流水堆积,A错。沉积岩形成越早越靠下,图中岩层①、②、③、④形成顺序为④-③-②-①,B正确。图中M地沉积物位于②岩层以上,形成的时间比②晚,C错。图中M地海拔低于丰水期水位,丰水期被淹,不适宜聚落的集中分布,D错。
【答案】40.
A
41.
D
【40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自然带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结合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A对。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分布的海拔较高,图中有的山脉只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两种植被,B、C、D错。
【41题详解】
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应是山脉所在纬度较高,图中纬度最高的山脉是宝天曼,D对。其它山脉分布的纬度较低,相同针叶林带分布的海拔下限较高,A、B、C错。
【答案】42.
B
43.
D
【42题详解】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达一年以上的;小学时暑假和妈妈去上海度假,①不是人口迁移;小强到北京上大学,②是人口迁移;妈妈调到上海市任教,③是人口迁移;小强去西南地区考察,时间短④不是人口迁移。选B正确。
【43题详解】
上海经济发达,小强的爸爸去上海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不属于新区开发、上海与合肥的气候差异不大;上海是大城市,环境问题不少。选D正确。
【答案】44.
C
45.
C
【解析】
【44题详解】
一般来说,由于受支付地租能力的影响,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地带,以获得更多的消费人群;其外侧为住宅区,便于上下班和购物,所占土地面积最大;再向外为工业区,地租低,多沿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方便的地方。据图分析,甲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应是商业区;乙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大,是住宅区;丙位于城市外缘,沿交通线分布,是工业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5题详解】
①处环境优美,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但地价较高,A错误;②处交通便利,但位于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上风向,不适宜规划建设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化工厂,B错误;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位于工业区和居民区、商业区之间,可以减少污染,C正确;④处位于河流下游,水质较差,不适宜规化建设食品加工厂,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6.【答案】
B
【分析】蜀锦制作以蚕丝为原料。四川盆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势,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桑蚕基地,为蜀锦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故B项正确;官府的扶持有助于蜀锦的发展,但并不是蜀锦起源的主导因素;蜀锦精美是因为技术精湛,起源和技术精湛无关;当时的水运交通并不便利。所以A、C、D三项错误。故选B。
47.【答案】B
【分析】四川盆地气候潮湿,水分热量难以散失,蜀锦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丝质品极易腐烂变质,不易保存,导致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故B项正确。蜀地气候适宜,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故A错;宋代以前蜀锦不完整和交通无关,故C错;战事频发,损毁严重和蜀锦宋代以前出土的不完整无关,宋代以后依然有战事,故D错误。故选B。
48.【答案】C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上涨是最重要的因素,故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上升最大,利润逐渐减小,最终不适合布局在此区域,会最先从该区域迁出,C对。资金、资源、技术所占比重在表中属于其他成本上升因素,重要程度得分较低,不是最重要的因素,A、B、D错。故选C。
49.【答案】C
【分析】读右图曲线判断,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Q2—Q3企业成本曲线较平直,说明增长幅度小,B错。
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C对。
Q4—Q5企业总收入增长不变,企业成本增长最快,D错。故选C。
50.【答案】D
【分析】读图,根据材料中公式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可以看到,当生产量在Q4
处,企业的利润最大,所以要维持的生产量是Q4
,D对。A、B、C错。故选D。
51.【答案】C
【分析】质优价廉的产品竞争力更强,因此技术和资金是影响肯尼亚本土制鞋业竞争力弱于进口鞋的主要原因,C正确;A、B项不是主要原因;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畜牧业发达,因此原料短缺错误,D错误。故选C。
52.【答案】B
【分析】“通过这些协议,肯尼亚直接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欧美以及东南非共同体都享受免税或非常优惠的政策”,因此与我国国内相比,我国制鞋企业在肯尼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出口较容易,故选B。
53.【答案】C
【分析】在附加值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总部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产品设计、品牌及销售网络建设,因其附加值高。故选C。
54.【答案】B
【分析】从甲图可知,城市化水平中部方向上介于50%~60%或7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南北城市化水平介于30%~40%,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低,中部高,B项正确
55.【答案】D
【分析】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大,故A错误;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城市辐射力,故B项错误;区位交通条件对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影响较大,故C项错误。从城市化动力强弱背景图可知,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56.【答案】D
【分析】由于南极地区环境恶劣(严寒、烈风),南极温室需要抵御强风、酷寒,故南极温室的结构会很牢固、厚重,A错;与普通温室相比,南极温室为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稳定的温度和光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B错;南极温室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会排放大量污染物,C错;由于南极气候极端恶劣,南极温室必须作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来运行,D对。
57.【答案】C
【分析】南极气温极低,不利于病虫害存活和繁殖,因此温室内缺少病虫害来源,无需使用农药,A错;建设南极温室需要投入的资金比普通温室多,故生产成本高,B错;目前,南极温室只能种植以青菜为主的少数种类蔬菜,D错;利用海运调入的蔬菜运输时间长,容易导致蔬菜的营养流失,故南极温室种植的新鲜蔬菜营养价值更高,C对。
58.【答案】D
【分析】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是因为青菜的生长周期短(约1个月),能快速成熟,D正确。青菜对温度、光照的要求并不低,A、B错;南极温室生产的青菜供南极科考人员食用,并不外销,需求量不是选择种植青菜的主要原因,C错。
【答案】(1)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2分);地势起伏大(2分);依据:河流自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2分)。
(2)特点:沿海(或环岛)分布(2分);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2分);连接城市,方便居民出行(2分)。
(3)地处季风区,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常年多风(2分)(或位于大陆与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常年多风);位于台风的移动路径上,夏秋多台风(2分);岛屿四周为海洋,摩擦力小,风力强劲(2分)。
(4)纬度低,气候炎热(2分);季风区,5月至10月降水多,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少(或存在降水季节差异)(2分);但岛屿西部地区处于背风坡(2分),11月至次年4月盛行西北风,降水少(2分),同时气温高,蒸发量大水源较少(2分),难以发育大片森林(2分),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植被类型。
60.【答案】(1)当地村民普遍养羊,可就近获得羊毛原料(2分);鹿邑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或位置优越),便于向全国收购尾毛,原料充足(2分)。(4分)
(2)政府规划园区,政策支持(2分);附近有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分);园区配套设施完善,生产成本低(2分);园区面积广,易形成规模效应(2分);返乡民工多,生产技术熟练(2分)。(6分)
(3)加强研发,培育自主品牌(2分);引进电商(或发展物流),拓展市场营销(2分);制定行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2分)。(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