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06:32:34

文档简介

安徽华星学校高二地理入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50分)
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亚洲人口众多,人口自然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非洲和拉丁美洲。下图为中国、日本、印尼三国200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A、B、C三个国家分别为(

A.中国
印尼
日本
B.中国
日本
印尼
C.日本
中国
印尼
D.印尼
日本
中国
4.根据B国的人口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近20年来人口持续减少
B.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比重增加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
A.婴幼儿
B.青少年
C.青壮年
D.中老年
6.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
C.文化
D.交通
7.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提高住房价格
④带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A
B.B
C.C
D.D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10.近十年该城(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2018年4月4日,为捍卫中方的合法权益,中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下图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1.中国的关税措施实施后,生产受影响最大的农业带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美国东北部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暖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B.接近工业区,消费市场广阔
C.临近五大湖,水运便利
D.土地肥沃,谷物种植条件优越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下图为聊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德州由繁华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的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14.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铁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10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渤海,有着优良的港湾条件
B.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
C.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D.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16.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风浪的威胁
B.避免来往船只相撞
C.便于货物的装卸
D.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D.生活持续发展
18.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下图示意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维持该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B.森林
C.村寨D.梯田
20.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主要是为了(

A.减轻劳动强度B.避免洪涝灾害
C.获得清洁的水源D.观赏梯田美景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鱼菜共生”模式优势有(
)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水源
D.技术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下图为满族传统民居平面示意图及其烟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A.隔热效果好
B.材料来源多
C.坚固耐侵蚀
D.建造速度快
24.“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A.抵御野兽侵袭
B.增加室内光照
C.冬季防风保温
D.外形奇特美观
25.“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烟囱高度
B.减小施工难度
C.增强取暖效果
D.防止发生火灾
二、综合题(50分)
26.如图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M用地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其区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两地中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将其覆盖于橘园地表。
(1)指出汉江谷地较渭河平原更适合种植柑橘的主导因素。
(2)简析橘园中种植绿肥的作用。
(3)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缅油气管道(下图)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中东的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西南地区输送到我国。该项目由中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项目包括原油管道、储运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在缅甸皎漂港东南方的马德岛建设的一个可从超大型油轮卸載原油的码头和终端,及附近建设的原油储运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原油管道起点位于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
(1)指出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2)说明中缅油气管道运行后对沿线地区带来的益处。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安徽华星学校高二地理入学考试卷
参考答案
1.C
2.B
【分析】
1.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由材料可知,山东东莞郡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刘裕北伐行动,是战争导致的难民南迁,属于政治因素。C项正确。故选C。
2.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山东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与广东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比,降水总量少且集中,地表淡水资源短缺,相比于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淡水资源应影响其环境承载力低的短板所在。B项正确。故选B。
【点睛】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经济因素(自发性):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区域的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b.交通通信的发展。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较强的组织性)、战争(战争难民)、政治变革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5)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B
4.C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和人口问题。通过图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判读出图示A为中国,B为日本,C为印尼,B国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呈现负增长。
3.
结合材料可知三国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尼。A图例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且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应为中国;B图例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且大部分年份低于0,人口呈负增长,应为日本;C图例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三个国家中最高的,印尼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C应为印尼。故选B。
4.
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持续低于0,人口呈现负增长,应该是日本。该国并没有从20前就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呈现负增长,A错误;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已经低于0,老龄化严重,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降低,B错误;该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正确;该国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资源短缺,D错误;故选C。
【点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
5.D
6.A
7.C
【分析】
5.根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移民的主体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最可能是中老年人群体。所以选D。
6.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所以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所以选A。
7.生活方式型移民追求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主体是中老年人,要求服务行业类型齐全,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中老年人口迁入,不会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人口增加,会提高住房价格。所以选C。
8.A
【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各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些卫星城等。四个选项中,A图所示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A
10.D
【解析】
9.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A、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
D、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
故选:D。
11.A
12.B
【分析】
11.
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为玉米带,乙、丁为小麦带,丙为棉花带,由于加征关税的大豆、玉米主要产在玉米带,因此随着关税措施实施后,甲农业带(玉米带)受影响最大,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2.
乳畜业的发展是随着城市兴起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美国东北部是美国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也是美国人口最密集、城市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乳畜业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促进当地形成乳畜业带,B符合题意;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比较冷湿,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谷物种植,因此A、D不符合题意;美国东北部临近五大湖,水运便利,但水运较慢,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不适合采用水运运输,因此这不是美国东北部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乳畜业: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业地域类型。市场和饲料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多分布在城市附近,美国东北地区(五大湖、大西洋沿岸)最为典型。
13.C
14.D
【分析】
13.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得德州段的码头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而断航。同时,伴随着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京杭大运河河运的地位大大下降,区域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德州由繁华走向衰落,C正确;材料并无信息表明德州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走向衰落,A错;商人的大量外迁会使得德州的经济走向衰落,但根本原因在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使得德州经济走向衰落,从而使得商人大量外迁,人口迁入减少,人口增长速度变慢,BD选项均不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排除BD。故选C。
14.
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除了受京杭运河的影响,还受到铁路的影响,京杭运河并不是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的唯一发展轴,A错;京沪铁路的修建会促使德州城市空间形态沿铁路拓展延伸,B错;根据材料“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码头也更加繁荣”可推测,德州早期城市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而不是“火车拉来的城市”,C错;京沪高铁的新建可能促使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向东拓展,D正确,故选D。
【点睛】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②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15.C
16.A
【分析】
该题考查港口发展的条件,防波堤的主要作用。
15.根据材料,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吞吐量大是主导因素。影响吞吐量大小的主要是经济腹地的大小,交通的便利程度,C对。港湾条件、入海口、资金是重要因素,不是最主要原因,A、B、D错。
16.天津港位于季风气候区,南北两侧长堤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季风吹起的风浪的威胁,便于船舶停靠,A对。避免来往船只相撞、增添一道亮丽风景不是主要目的,B、D错。货物的装卸在码头上,C错。
17.B
18.A
【分析】
17.
由材料信息可知,“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节约资金可以更好的投入经济生产,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B正确。经济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但不是“光盘行动”的目的,AC错误。生活持续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D错误。故选B。
18.
“光盘”行动必须采取共同行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就能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我们就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持续性原则,不符合题意,B错误。公平性原则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不符合题意,C错误。可持续发展原则中没有发展性原则,D错误。故选A。
【点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19.B
20.C
【分析】
试题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
19.
从图中看,森林位于梯田生态系统的海拔最高处,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关键,B正确。
20.
村寨建在梯田上方,可获得清洁的水源,免得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C正确。村寨的海拔较高,不会减轻劳动强度,A错。建在河流洪水位以上就能避免洪涝灾害,无需建在梯田上方,B错。不是为了观赏梯田美景,D错。
21.C
22.D
【分析】
考点定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
21.“鱼菜共生”模式可以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①对。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元素,②对。鱼类主要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为食,③错。丰富农产品的供应,增加农民收入,④对。所以C对。
22.相对于—般的池塘,采用鱼菜共生体系的池塘,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实行规范化养殖生产,以高产、高效和无公害为技术要点,实施一系列配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池塘准备、饲料选择、投饲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水质调控、渔业杋械等标准化养殖生产。鱼菜共生的农业模式,主要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影响,本题易错选成市场,要注意:“鱼菜共生”养的鱼或者种的菜等类型是由市场决定的,但能够实现“鱼菜共生”,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又不需要化肥,是需要“技术”的,故本题选择D,A排除;水源和地形不是决定性因素,可排除。
23.B
24.C
25.D
【分析】
23.
依据材料可知,"口袋房是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所以口袋房不需要具备隔热效果,A错误。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来源多,B正确。木材不具备坚固耐侵蚀的特点,C错误。口袋房建造程序较多,早期建造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B。
24.
我国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季风来临时往往伴随着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口袋房沿袭满族先人穴居结构而建,草顶土墙,只东面一间开门,门朝南,为外屋;西面房屋二三间为卧室,称里屋;里屋南、北、西三面垒设火炕,称万字炕,宛如口袋形便于冬季防风保温,C正确。抵御野兽侵袭不是其主要优势,A错误。该形式不能增加室内光照,B错误。外形也没有明显的美观,D错误。故选C。
25.
满族老房的俩侧各有一个高高的烟囱,满族人把这个叫“呼兰”,烟囱底下有一个窝风巢,用来挡逆风,防止火灾发生,D正确。降低烟囱高度、减小施工难度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屋内主要靠火炕取暖,而不是烟囱,C错误。故选D。
【点睛】
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居室住宅自然形成以防寒为主的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却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26.(1)商业区。
(2分)
市中心(主要街道两侧,街角路口)。
(2分)
(2)
多核心模式。
(2分)
(3)
①。
(2分)
(4)
丁。(2分)
土地面积大;地处城市外围,土地价格较低;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8分)
(5)
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失业人数多)。(4分)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详解】
(1)图示M处于市中心,处在道路交汇处,交通便捷,通达度高,有利于人流集散,是M地的区位特点,因此M处用地最适合的功能区是商业区。
(2)该城市由于河流的阻隔,形成了两个商业区,两个核心,故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多核心模式。
(3)①地位于河流上游,靠近湖泊,盛行风的上风,环境优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②地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靠近铁路,环境较差,不适合建高级住宅区。
(4)从图中风向频率玫瑰图可以得出该城市盛行偏北风,西南方位为该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将工业园区布局在西南方向的丁处可以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图中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丁处位于城市河流下游,靠近水源且对城市用水污染较轻;丁地位于城市外围,土地平坦开阔,土地租金低,用地条件好.因此该市规划大型工业园区,最适宜的位置是丁处。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工业和私人小汽车的增多,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失业人数多。
27.(1)热量。(2分)
(2)在橘园中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橘园小气候。(6分)
(3)汉江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比渭河小;汉江进入汛期比渭河早,且汛期更长;汉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8分)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主导因素、绿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对比分析;旨在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面的学素养。
【详解】
(1)据图可知,汉江谷地位于秦岭以南,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热量条件较好,柑橘为亚热带地区典型水果,受热量条件影响大。
(2)根据材料,绿肥为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能够提高地表植被覆盖,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的提高,增加了橘园的空气湿度,橘园小气候得到改善;旱季除草将其覆盖在地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3)汉江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渭河位于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故汉江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比渭河小。根据我国雨带自南向北推移规律可知,汉江进入汛期比渭河早,且汛期更长。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北坡,水土保持能力更好,故汉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秦岭为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汉江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渭河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
【点睛】
28.(1)气候炎热多雨,可施工时间短;地质和地形条件复杂,落差大,管沟开挖困难;沿线大部分地区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社会依托不足。(6分)
(2)给沿线地区带来油气资源,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6分)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2页,总3页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区位及其意义。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详解】
(1)缅甸位于中南半岛,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多雨,影响正常的施工和工期;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地质和地形条件复杂,落差大,管沟开挖困难;沿线大部分地区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设施不足,社会依托不足。
(2)可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经济方面:给沿线地区带来油气资源,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环境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答案第1页,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